字词 | 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鞶pán皮製束衣的大帶。見下。 鞶读音p·an(ˊ),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薄官切,平,桓韵。 上一条: 幋 下一条: 槃 鞶❶鞶囊也。《儀禮·士昏禮》: “庶母及門内施鞶。”鄭玄注: “鞶,鞶囊也。男鞶革,女鞶絲,所以盛帨巾之屬。” 《禮記·内則》: “男鞶革,女鞶絲。” 鄭玄注:“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飾緣之,則是鞶。”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鞁具 > 鞶 鞶 pàn 盤繞於馬腹背間的大革帶。主要作用是使靳與轡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上,利於駕挽。秦始皇陵二號銅車兩驂馬皆有一横經前腋、上繞馬背的環帶,即爲此物,釋者多以爲韅,不確。韅之兩端繫於衡,不上繞於馬背。《周禮·春官·巾車》 “一曰玉路,錫,樊纓”漢,鄭玄注:“樊讀如鞶帶之鞶,謂今馬大帶也。”孫詒讓正義:“蓋謂馬當脅之横帶也。”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鞶1 鞶1 pán 束衣之帶。《周禮·春官·巾車》:“樊纓”孫詒讓正義:“人服有二帶,大帶謂之紳,革帶謂之鞶。通言之,革帶亦或謂大帶。”《説文·革部》:“鞶,大帶也。”朱駿聲通訓定聲:“按:帶有二,大帶以束衣,用素若絲;革帶以佩玉,用韋。字從革,常以革帶爲正,故馬腹帶亦曰鞶。”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佩飾、衣飾部 > 佩飾 > 鞶 鞶 pán 亦作“縏”,盛帨巾的小囊,一般掛於革帶之上,側於腰間。《禮記·內則》:“男鞶革,女鞶絲。”鄭玄注:“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鞶2 鞶2 pán 亦稱“鞶囊”、“盤囊”、“傍囊”、“綬囊”。側佩於腰帶的革囊,可盛隨身細物。始見於秦漢典籍,歷代沿用不衰。《儀禮·士昏禮》:“夙夜無愆,視諸袗鞶。”鄭玄注:“鞶,鞶囊也。男鞶革,女鞶絲,所以盛帨巾之屬。”《宋書·禮志五》:“鞶,古制也。漢代著鞶囊者,側在腰間。或謂之傍囊,或謂之綬囊。然則以此囊盛綬也。”《隋書·禮儀志七》:“班固與弟書‘遺仲升獸頭旁囊,金錯鉤也。’古佩即皆貯懸之,故有囊稱。或帶於旁,故班氏謂爲旁囊,綬印鈕也。”唐·曹唐《小遊仙》詩:“欲將碧字相教示,自解盤囊出素書。”《太平御覽·曹瞞傳》:“操性佻易,自佩小鞶囊,盛手巾細物。” 鞶panED51 带子 带子带(丝~;绸~;布~) 缡 另见:衣带 帽子 印章 绳子 线 皮带 ☚ 带子 腰带 ☛ 腰带 腰带裤带 鸾带 褡包 恭带 裹腰 系腰 束腰 束带 ☚ 带子 丝带 ☛ 皮带 皮带套在牛马颈上的皮带:鞅 缨 另见:腰带 ☚ 笼头 鞭子 ☛ 鞶pán❶男子束衣的大带。以皮革制成。《说文解字·革部》:“鞶,大带也……男子带鞶,妇人带丝。”《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晋杜预注:“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 鞶 鞶官员挂在腰间的饰物。《宋书·礼志五》: “鞶,古制也。汉代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此囊盛绶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时乎。” ☚ 辇 鞶囊 ☛ 鞶pán[书] ❶ (大带子) big leather belt 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