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酮类固醇测定
17-酮类固醇(17-Ks)又称17氧类固醇,是指在17位为酮基的皮质醇,它是尿中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对了解皮质功能有重要意义。
17-酮类固醇可分为二组: 一组为11-氧17-酮类固醇,另一组是11-去氧17-酮类固醇。后者是17-酮类固醇的主要组成部分,属β型,具有强活性的雄激素作用。正常尿内以α型为主。
17-酮类固醇的测定一般用色层析法,在正常情况下,6岁以下儿童,24小时尿含量一般低于1mg,随年龄增长含量亦增加; 青春期妇女平均为9mg/d; 育龄妇女7~12mg/d。在月经周期中17-酮类固醇排出量并无周期性变化。妊娠期间17-酮类固醇含量随妊娠周数而增加,至妊娠末期其含量可较非妊娠期高20~100%。有垂体功能减退(如席汉氏病),肾上腺功能低下(如阿狄森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时,17-酮类固醇排出量降低。而患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柯兴氏病),肾上腺皮质肿瘤等症时,17-酮类固醇排出量即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17-酮类固醇可能升高或正常,11-去氧17-酮类固醇升高,而11-氧17-酮类固醇则在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