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鞭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鞭毛biān máo原生质伸出细胞外面所形成的鞭状物。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动物》:“原生动物分为四纲: 曰根足虫类,曰鞭毛虫类,曰胞子虫类,曰纤毛虫类。”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图第一百五图: 大肠中之Cercomonas: a. Megastoma;b. Cercomonas之呈环状者;c. 肠Cercomonas之失却鞭毛者。” 鞭毛flagella,flagellum着生在部分细菌和真菌游动孢子表面,借以游动的丝状或毛状附属物。鞭毛的形态特征、数量和着生位置等都是重要的分类依据。在细菌中,有在一端生有一根或多根丝状的鞭毛,称单极生;在细菌细胞壁任何部位着生有多根鞭毛的称周生鞭毛。细菌的鞭毛多为单丝状,表面光滑,直径约10~20 nm,长度5~10μm。真菌游动孢子的鞭毛有尾鞭式和茸鞭式两种。尾鞭式鞭毛细长,表面光滑;茸鞭表面密生短的毛丝,游动孢子的鞭毛常由20根长丝组成。细菌和游动孢子的鞭毛,只有在幼龄培养物上才能看到,老龄培养物上的鞭毛大多已脱落。 鞭毛flagellum系菌体细胞浆里的基础颗粒发出的伸展到体外的纤细丝状物。鞭毛不易染色,须用特殊鞭毛染色法才能着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鞭毛的细菌具有动力,能移动位置。细菌鞭毛的数目和在菌体上的位置不尽相同,可分为单毛菌、丛毛菌及周毛菌。鞭毛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并具有抗原性。鞭毛抗原分析对鉴定某些细菌有重要意义。 鞭毛某些微生物的附生器。狭而长,呈波状,其长度可超过菌体若干倍,直径极微小,需经特殊的鞭毛染色法方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为蛋白质纤丝构成,主运动,通常作旋转和波状运动使细菌前进。着生位置有端(极)生和周生。前者又分为单生和丛生。其形状、数量和着生位置是鉴定此类细菌的依据。 鞭毛flegilla有些杆菌、弧菌、螺菌和少数球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可活泼运动。其数目、位置不同,有助于诊断。它为蛋白质,有特异抗原性,可用于血清学诊断。 鞭毛 鞭毛鞭毛与纤毛的构造基本相同(见“纤毛”条)。鞭毛的特点是比纤毛长,长约15~30μm。细胞一般只有一条鞭毛,它的运动是由根部向末端的弯曲波动。有些细胞的单纤毛与鞭毛无严格的划分,有时是指相同的结构。哺乳类和人精子的尾也是鞭毛,长达50~200μm,但构造更复杂(参见“精子”条)。 ☚ 纤毛 细胞连接 ☛ 鞭毛flagellu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