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Group of 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States (Group of the ACP)简称为“非加太集团”。由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的发展中国家于1975年6月组成的经济集团。成员已达52个。宗旨是保证实现《洛美协定》的目标;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全体发展中国家之间,促进更大范围的和更密切的贸易、经济和文化关系和有效的地区内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加强我们各自所属的地区性组织之间的经济联系。集团的主要组织机构有:与欧洲共同体联合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和集团国家本身的部长理事会;与欧洲共同体联合组成的大使委员会和集团国家本身的大使级委员会;与欧洲共同体联合组成的协商会议;非加太集团秘书处。1957年以来,欧洲共同体和非加太集团共签订过3个《洛美协定》。第一个协定规定,非加太国家的工业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可免税自由进入共同体,共同体的商品进入非加太国家享有最惠国待遇,但不免税;建立稳定出口收入制度,由共同体出资帮助稳定非加太国家某些初级产品的出口收入。第二个协定(1979)增添了近似稳定出口收入制度的矿产品制度,规定由共同体提供技术和财政援助,以保证非加太国家若干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能力。第三个协定(1985)规定由共同体提供财政援助,重点是帮助非加太国家发展粮食作物和实现粮食自给。《洛美协定》对非加太国家的产品进入欧共体规定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Group of African,Caribbean and Pacific States,Group of ACP由参加洛美协定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一个经济集团。1975年6月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成立。目前成员国64个。秘书处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其宗旨是:协调成员立场,加强在洛美协定谈判中的地位;保证洛美协定目标的实施;密切相互间的贸易、经济和文化关系;促进经济情报的交流及地区之间的合作,以及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组织机构:有部长理事会、大使联合委员会和秘书处。还建立了一些工作小组,研究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国家在贸易、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合作的方式。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Group of African,Caribbean and Pacific Region Countries—Group of the ACP简称“非加太集团”。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组织。1975年6月正式成立。成员国有50多个,大多原系欧洲共同体在非洲的殖民地,1975年2月同欧洲共同体签订了《洛美协定》。此后,为团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保证《洛美协定》的实现,遂成立非加太国家集团以加强它们之间以及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与文化联系。非加太国家集团的组织机构有部长理事会、大使委员会与秘书处。部长理事会在大使委员会的协助下管理《洛美协定》事宜和筹备协商会议。秘书处进行日常工作。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 经合组织 非加太集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