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非火器性战伤
眼非火器性伤包括化学战(毒)剂、辐射、火焰、炽热蒸汽、液体和化学物质等所致的损伤。
化学战(毒)剂损伤 除失能性毒剂外,均能伤害眼睛,轻者引起眼刺激症状,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角膜炎等。重者多为液滴态毒剂所伤害,除眼睑损伤外,球结膜呈重度水肿,角膜混浊、坏死,形成溃疡,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毒剂经眼球或其他部位吸收,可引起视网膜、视神经等损害。神经性毒剂,可致瞳孔极度缩小和调节痉挛,产生眼痛、头痛、视网膜充血和水肿。沾染毒剂时,立即用清水洗眼,脱离染毒区后,继续用清水、2%碳酸氢钠液或0.2%氯胺水溶液反复冲洗,并涂以解毒眼膏、磺胺类碱性眼膏或庆大霉素眼膏,滴1%阿托品扩瞳剂。全身中毒时,根据不同毒剂进行相应处理。
眼热烧伤 多由燃烧武器、炽热气体和液体等造成。依损伤程度,眼睑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或坏死。严重烧伤时眼睑可形成焦痂,愈后可因瘢痕挛缩并发眼睑外翻、闭合不全或缺损。由于眼睑有反射性闭目作用,眼球较少受累。但昏迷伤员则常发生角膜、结膜及巩膜烧伤。轻者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浅层呈云雾状,可于数日内恢复不留痕迹,重者可使角膜呈毛玻璃状或不透明的乳白色,甚至发生溃疡和穿孔。处理应结合全身烧伤进行,及时清除眼表面异物及坏死组织,滴扩瞳药,全身与局部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用血管扩张剂、维生素、激素等药物,以增进角膜组织营养,促进上皮愈合。磷烧伤时,可滴2%硫酸铜液。眼睑深度烧伤早期植皮,以减少瘢痕形成。结膜伤可用口腔粘膜移植。眼睑畸形、睑球粘连及角膜白斑于后期矫正。
眼化学烧伤 是由强酸、强碱类物质所造成的眼部损伤,较少见。酸性化学物质可形成凝固性坏死,烧伤边界清楚,创面较浅。碱性化学物质可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可溶性化学物质,继续向深部组织渗透,使损伤越来越重,甚至出现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等眼球内组织损害。眼沾染化学物质,即刻用清水反复冲洗结膜囊,清除穹窿残留的化学物质,再用石蕊试纸检测,显红色为酸性,蓝色为碱性。酸性可用磺胺嘧啶钠,碱性用维生素C溶液滴眼及结膜下注射,滴扩瞳药。严重者可考虑作前房穿刺,放出含碱房水。重度结膜水肿时,可剪开结膜并冲洗。石灰烧伤角膜和结膜时,冲洗后可用依地酸盐(EDTA)溶液滴眼。应重视预防感染和抗炎疗法,促进上皮愈合,防止并发症。
眼辐射伤 包括核辐射、光辐射、激光、微波、红外线等伤害。核辐射、放射性沾染等造成的眼损伤多与全身核辐射损伤同时发生。主要为γ射线和中子流,在体内使组织发生电离作用,引起放射损伤。眼部早期症状不明显,反应期可见眼睑红斑、溃疡、眉及睫毛脱落、结膜与角膜发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晶体内障等。核爆炸光辐射可立即发生“闪光盲”,视网膜灼伤严重时可引起永久性失明。微波亦以热致伤,主要改变在晶体,受较大剂量辐射时,晶体前皮质可出现菊花团状混浊,小剂量可出现皮质半月形混浊。激光通过热效应致伤,对眼的主要伤害是致盲。不同波长的激光,有不同的热效应,通过眼的屈光系统,产生透热和烧灼,引起角膜烧伤或视网膜及脉络膜出血、光凝斑或穿孔,可造成严重视力障碍,甚至失明。红外线所造成的眼外部烧伤,与一般烧伤基本相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可发生黄斑烧伤甚至穿孔,晶体混浊。眼部核辐射损伤应与全身损伤的治疗同时进行。光辐射伤的处理同热烧伤,眼底受累时,给予血管扩张剂、皮质激素类药物及维生素,改善视网膜营养,促进炎症吸收。眼部热烧伤应与全身烧伤治疗结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