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莲花形盏托
五代越窑瓷器,1957年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塔出土。通高十三点零五厘米,口径十三点九厘米,盏托分盏和托两部分,盏为直口深腹圈足,托像豆,上部是盘,下部为向外撇出的高圈足。盏外壁、托面和圈足都刻饰瓣面丰满的莲瓣,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灰白色胎,坚硬细腻,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釉色莹润,光洁如玉,为越窑青瓷中的稀有珍品。青瓷盏托早在东晋时出现,它由耳杯承盘发展而来,南北朝时盏为直口深腹圆饼形底,托作浅盘式,盘面画莲花瓣,有的内底有凸起的托圈,有的底心下凹,内放盏底,以防茶盏滑动,唐代喝茶的茶具,有腹壁斜伸器形坦张的碗,也有盏托等。晚唐时越窑生产的一种盏,口沿和腹壁正处凹进,托沿四处上卷,成为一枚边缘卷曲的荷叶托着一朵盛开的莲花,衬以青绿色的瓷釉,使人爱不释手。到了五代,盏腹变深,托提高,才演变成这种造型优美而且实用的盏托。该盏托现被苏州市博物馆收藏。

越窑青瓷莲花形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