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原芜洲1903~1973中国果树学家和农业教育家。1903年9月2日生于山西省河津县。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园艺系。历任广西大学助教, 西北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陕西省仪祉农校校长, 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园艺系主任, 副研究员、研究员, 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所长, 陕西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 
原芜洲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40余年,为西北地区园艺业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早期执教期间, 参与规划和指导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个果园和仪祉农校百亩苹果园。1949年以后,在西北农林部技术研究室、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期间, 倡导建立了资源圃; 通过资源调查研究, 查明陕西共有果树16科30属168种, 968个品种, 主编出版了《陕西果树志》、《西北的梨》、《西北地区苹果砧木资源调查》等专著。提出将陕西省划分为4个果树区和建立8个果树林带的规划意见, 被省政府采纳。任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所长(1958)后,重点进行苹果、梨育种研究。他主持的“苹果矮化砧在陕西适应性研究”; “陕甘两省秦岭地区苹果品种区域化研究”; “苹果新品种选育研究”和“梨新品种选育研究”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是通过杂交选育的“秦冠”苹果, 已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推广, 获1988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在50~60年代, 他通过实地勘察设计、规划, 写出1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 对陕北高原和甘肃天水一带设果树带、在秦岭北麓规划百万亩苹果林带提出了方案。提出秦岭地区不同地段的适栽品种及品种组合意见,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撰写的《陕北黄土高原苹果外销基地考察报告》,后经13个省(自治区)果树专家考察, 对他提出的渭北黄土高原是具备生产优质苹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取得一致结论, 且已被后来生产所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