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霜天晓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

三幕六场话剧。包起权据苏联西蒙诺夫原著《俄国人物》改编。1947年4月上海正中书局初版。青年守则剧本。

☚ 最佳剧选   好事近 ☛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

又名《月当窗》、《长桥月》、《踏月》、《山庄劝酒》。有两体:一为仄韵体,见《全芳备祖》前集卷一梅花门载宋林逋词。《词律》卷三列辛弃疾一体。《词谱》卷四列林逋“冰清霜洁”一首为正体,双调,四十三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两结均为六字折腰句,换头句押二字短韵。《词谱》又列别体五种,其中赵师侠一体,上、下片第三句俱用韵;葛长庚一体,两结并作三字两句,俱用韵。苏轼《水龙吟》“楚山修竹如云”一词咏笛,其末句云“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据此当是笛曲。又韩元吉词序谓:“夜饮武将家,有歌《霜天晓角》者,声调凄婉。”一为平韵体。《词律》、《词谱》俱列宋黄机“玉粲冰寒”一首为正体,双调,四十三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词谱》又列别体二种,其中赵长卿一首,起句五字,为四十四字添字体。

☚ 霜菊黄   簇水 ☛

霜天晓角

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若问主人谁姓?灌园者,陈仲子。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携得钓竿筐筥。九寸鲈,一尺鲤,菱香酒美,醉倒芙蓉底。旁有儿童大笑,唤先生,看月起。

当你长时间地漫步在绣阁香闺、雕梁画栋之中,所见多是红粉佳人、风流才子之时,突然转向一背水依山、松荫覆盖的小山村,而且有位虽然衣衫不整、却是潇洒自然的达人隐者与你谈谈人生妙理,你一定会感到新鲜有趣。这不,短发垂耳,乐哈哈、笑嘻嘻,提着钓竿篮筐的“陈仲子”向你迎面走来,把你引向他的村庄、他的茅屋、他的居室,并向你介绍、展示他的生活乐趣。

作者犹如一位导游,步步引你入胜。首先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座环山依水的小村庄,青山掩映,绿水逶迤,环境可真是清幽佳美,与那唐代张志和所处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环境真还有些相似。这种环境自然不宜于雕阑玉砌,只有数间茅屋而已。门前松树挺拔,让你肃然起敬,仿佛如见主人那孤介的品格。房前浓荫覆盖,夏日凉爽,前瞻青山,后闻流水,令人心旷神怡。来到此地,尘念俱消,闲愁全无,让你好似李太白坐在敬亭山,眼见“桃花流水杳然去”,顿觉“别有天地非人间”,心闲自得;又仿佛陶渊明回归他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阴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田园,悠然自在。来到室内一瞧,绝无屏风珠帘,也不是绮窗绣户,而是“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在世俗眼中看来,这未免太寒伧,土巴墙,破纸窗,有啥好瞧,有啥好抖露的!居然还好意思写出来,也不怕达人贵公子笑掉牙齿!此所谓只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殊不知主人正是在这种清俭幽静的环境中构筑他心灵的乐园,在四处摊开的书史中探索人生的真趣。主人至此仍未出场,但经过对环境的烘托描绘,已具先声夺人之势,这室中主人一定是位高人隐士。果不其然!主人正是“灌园者,陈仲子”。陈仲子,齐国高士,《孟子》说:陈仲子,齐陈氏之族兄为齐卿,仲子以为不义,乃适楚,居于于陵,自谓于陵子仲。楚王聘以为相,子仲遂夫妻相与逃,为人灌园。本词作者借陈仲子以自谓,表明自我甘贫隐居、轻视功名的人格个性。

过片“主人”才正式出场。但见他衣衫不整,鞋袜不穿,赤脚散发,发不加簪,自然垂耳,手提钓竿,身背筐筥,一副典型的渔翁模样。由他的装束打扮不难想象他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九寸鲈”四句,正面写足他自适其适,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鱼即食,遇酒辄醉。鲈鱼,吴中特产。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忽思家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他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于是辞官归家。故鲈鱼这一意象,包含着特定的审美与历史的内涵。钓鲤食鲈,本身就包含着主体超然自适之意;而行钓时,便畅饮菱香美酒,醉倒在莲花(“芙蓉”)底下,更表现出他任情适性、忘怀物外的人生态度。先生一醉不醒,围观儿童拍手大笑,并叫道:“先生快快醒,夜已深,月亮早升起。”儿童天真的大笑,烘托出先生追求自然适意的人生意趣:有酒辄醉,乐而忘返。《明史·陈继儒传》说他“暇则与黄冠老衲穷峰泖之胜,吟啸忘返”,词中那“醉倒芙蓉底”、月出而不知返的陈仲子,无疑是作者的自画像。

本词全用白描手法,通过环境的烘托,人物外貌的描绘,一两个细节的点染,刻画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表现他的人格个性与人生态度,颇似于一篇小小说。全词从遣词造句,到写人绘境,都充满着乡间的泥土气息,却又完美地表现出主体那潇洒出尘之姿、高人雅士的风度,格调和谐纯正。


咏花诗词之《霜天晓角》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霜天晓角

 

刘辰翁


 楼下梅一株,经冬无一花。春半忽开,一萼梢头,出万红中,因赋之。
 经年寂寞,已负花前约。忽向红梅侧畔,开点雪、有人觉。不开何似莫。百梢才一萼,却问寿阳宫额,两三蕊、怎能著?

 梅花,自古以来文人往往都是就其先春而开的特点加以吟咏。面词人刘辰翁笔下的梅花,却是另一种形象。
 首二句写白梅迟开,无意争春,因而辜负了前约。这段是写实之笔,也有自况之意。词人刘辰翁早年因触犯权臣贾似道,一直郁郁不得志。他厌恶官场,不肯担任史馆和太学职务,而自请任濂溪书院山长。宋亡不仕,寂寞终身。因此,这里咏迟开之梅显然是有寄寓的。“忽向红梅侧畔,开点雪、有人觉”,写如雪之白梅偏向红梅开放。这里着一“忽”字,写花开之迅速和突然,应“经年寂寞”句。白梅对红花,写颜色反差之大,不仅为下面写其被发现作铺垫,而且表现了这株梅超尘拔俗的品格。而白梅冰清玉洁,一尘不染,恰恰是为了比况词人那光明磊落的胸襟。白梅花开无心,本“不要人夸好颜色”(王冕《墨梅图》),但却“有人觉”。这似乎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最终甘于寂寞、不愿入世的心情。
 过片“不开何似莫”,既承且转,上承寂寞无人见,下转写开花即有人问。白梅,当她不开时,经年寂寞,似有若无,而一萼梢头,“却问寿阳宫额,两三蕊、怎能著?”这一句是用典。据《宋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一日卧睡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后宫争相仿效。后称梅花妆,亦称寿阳妆。这句是说,白梅不开则已,而一旦开放,那怕“百梢才一萼”,便急忙派去用场。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现实。至此,不仅点明了白梅“经年寂寞”之原因,而且回应全篇,使人顿觉白梅形象之高大。
 这首咏花词是托物言志之作。由于词人较好地处理了“摹形绘状”与“托兴寄情”的关系,所以既写出白梅的特质,又表现了词人的品格。二者彼此渗透,互为依存。钱钟书先生论咏物诗时说:“惟我有心,物如能印,内外胥融,心物两契。举物即写心,非罕譬而喻,乃妙合而凝也。”(《谈艺录》)此词中白梅的品貌与词人的特质即可谓“妙合而凝”,浑然一体。此外,用典自然而恰切,语言浅近而生动,也是此词的特点。但有些描写质直有余而含蓄不足,似亦不无缺憾。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

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长桥月。双调。始见于《全芳备祖前集》,有林词,盖取其上片意境为词牌名。
全词上下两片,共9句43字。上片第一、二、四句,下片第一、二、三、五句押韵,均押仄声韵。上下片两结句为六字句,是定格,第三字处可略顿。另有押平声韵者。常用格体为:
平仄(韵),平仄(韵)。仄平仄,仄(逗)仄(韵)。
仄(韵),仄仄(韵),仄(韵)。仄平仄,仄(逗) 仄(韵)。

☚ 浣溪沙   菩萨蛮 ☛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

韩元吉

题采石蛾眉亭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此词为写景咏物之作。写景气魄阔大,壮丽峭健;抒怀融情人景,沉郁悠远。上片以景语发端,却以情语作结,而“凝黛”等词几不分是景语抑情语矣!下片宕开,但“寒笛”等词仍寓以家国之感。结语悠悠,宕开不尽之情。
☚ 满江红   谒金门 ☛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

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长桥月》。双调。始见于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有宋·林逋词。盖取其上片意境为词牌名。
全词上下两片,共八句四十三字。上下片第一、二、四句押韵,均押仄声韵。上下片两结句为六字句,是定格,第三字处可略顿。另有押平声韵者。常用格体为:
(平)平(平)仄 (韵),(仄)仄平平仄 (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逗)(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 (韵),(仄)平平仄仄 (韵)。(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逗)(平)平仄 (韵)。

☚ 醉垂鞭   浣溪沙 ☛
000023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