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通》文字学书。清钱庆曾撰。2卷。隶变破坏了篆书结构,加之汉人用字多通假,造成篆隶间一定隔阂,此书即旨在沟通二者关系。作者取汉碑中常用字,依《说文》部首编排,一一指明其篆书本体或义可相通之字。个别乖刺过甚之字,虽见于汉碑,亦摒弃不录。 隶通❶ 二卷。清钱庆曾(生卒年不详)撰。庆曾字又沂,钱大昕之曾孙,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氏认为,“汉人用字例每多通假,虽紊乎象形会意之原,犹得求依声托事之理。”便取金石刻通假之字,依《说文》分部列为此编。并取各书常用之字不载于《说文》者,考其本体及义可相通者,下一字以别之,略载变省各体,乖刺过甚。是书作于同治八年(1869)靖江学舍。有光绪间南陵徐氏刻本。 ❷ 一卷。清赵曈编辑,参见《隶有》。是编亦专录隶书通假之字。赵氏说他曾闻嘉定钱氏撰《隶通》二卷,未见其书,仿其意而成是编,凡606字。其著书之意虽嘉,但所收之字多不注出处,使人无从考知,其价值则等于无。是书有光绪十五年(1889) 石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