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隆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隆州金代州名。本辽东京道龙州黄龙府,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曰隆州(曾名济州,参见济州条),军号利涉。贞祐初 (约1213),升为隆安府,治所在今吉林农安,为上京路所属节度使州,下领利涉县及镇。蒙古中统二年(1261),升为开元路。 隆州古州名。❶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南朝梁南梁北巴州置。治阆中县 (今市)。领6郡,约当今阆中、南充两市及南部、盐亭、蓬安、仪陇、剑阁、苍溪、旺苍等县地。隋大业三年 (607年) 改置巴西郡,唐武德元年 (618年) 复为隆州。唐先天元年 (712年) 因讳唐玄宗李隆基名而改阆州。南宋淳祐三年 (1243年) 曾移治大获城(今苍溪县南)。元至元十三年 (1276年) 升为保宁府。 隆州 隆州宋代设置的行政区。属广南西路。金国设置的行政区,属上京路。元代设置的行政区,属建昌路,隶云南省。《金史·地理志上》:“隆州,下,利涉军节度使。古扶余之地,辽太祖时,有黄龙见,遂名黄龙府。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改为济州,以太祖来攻城时大军径涉,不假舟楫之祥也,置利涉军。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置上京路都转运司。四年,改为济州路转运司。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嫌与山东路济州同,更今名。贞祐初,升为隆安府。户10180,县1:利涉。”《宋史·地理志六》:“隆州、兑州: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置隆州、兑州并兴隆县、万松县。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废隆州及兴隆县为威远砦,兑州及万松县为靖远砦。2州先置思忠、安江、凤怜、金斗、朝天等5砦并废,各隶新砦,仍并隶邕州。”《元史·地理志四》:“隆州:州在路之西南,与汉邛都县接境,唐会川县之西北。蒙氏改会川为会同逻,立五睑,本州为边府睑。其后睑主杨大兰于睑北垲上立城,分派而居,名曰大隆城,即今州治也。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内附。十四年,设千户。十七年,改隆州。” ☚ 龙岩直隶州 隆庆府 ☛ 隆州❶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南梁州置,治所在阆中县(今四川阆中市)。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南部、旺苍、南充、蓬安、苍溪等市县地。隋大业初改为巴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隆州,先天二年 (713年)改为阆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