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长江治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长江治涝

长江治涝

长江流域易涝面积分布较广,其中93%在中下游平原区。这个地区高程在45—3米的范围,总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耕地9000多万亩,居民7500多万人。这一地区地势低洼,河湖密布,地面高程低于当地常年洪水位近4—10米,受堤圩保护的耕地为7500万亩。是重要的农业粮棉基地,而且有许多重要工商业城镇,是治涝的重点地区。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汛期5—10月的降水量约占年雨量的80%,又是农作物生长季节,常发生暴雨,加之外水位较高,自排机会少,大多数年份都有渍涝灾害。1949年以前,不仅没有机电排涝设施,排水涵闸也极少,汛期靠内湖滞蓄,垦殖线较高,圩区内湖水面率达16~20%,治涝标准普遍较低。1949年以后,大致经历了3个治理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冬到1954年春,采取联圩并圩,整治圩区排水渠系,疏通外排水系,封堵少数通江圩口,兴建少量排水闸,建立初步的自排系统。第二阶段约从1954年汛后到1964年,主要发展自排,结合综合治理,整治和开挖排水渠系,兴建排水涵闸,留湖调蓄,兴建少量机电排水站,基本完成了自流排水体系,使平原圩区达到或接近5年一遇的治涝标准。第三阶段约从1964年开始,进一步发展机电排涝工程和撇洪工程,基本达到5—10年一遇治涝标准,治涝工程进入新的阶段。3个阶段总共约完成土石方200多亿立方米,建成大小涵闸7000多座,发展机电排水装机容量510万千瓦。目前长江中下游平原圩区治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治涝标准仍然偏低。2.较多地区没有执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3.普遍存在对内湖过量围垦,湖泊调蓄功能降低,一些圩区甚至没有保留内湖。4.电源短缺,机电设备老化,不能充分发挥机电排水站的功能。5.重骨干工程轻配套工程,不能完全发挥工程效益。6.缺乏对治涝工程科学的统一运行管理。7.治涝工程的综合利用注意不够。

☚ 长江南水北调规划   长江水产资源 ☛
000000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