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长信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长信宫

梦里君王近宫中河汉高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

【注释】

[河汉] 指银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南朝梁沈约《夜夜曲》其一:“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此处暗指君王。张九龄《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河汉非应到,汀洲忽在斯。仍逢帝乐下,如逐海槎窥。”

[团扇] 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宫内多用之,又称宫扇。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汉班婕妤所作《怨歌行》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故团扇又有易遭捐弃而生怨情的含义。

【评论】

《唐诗解》卷二三:河汉虽难攀挽,然终不敢绝望于君。按秋风一联翻古极佳,恨语涉粗豪,非大历名笔。

《而庵说唐诗》卷九:梦中则与君王相近,醒来时则觉河汉之高,高则又相远矣。河汉高,是深秋。乃妄冀秋风之再热,重用着团扇。“不辞劳”三字妙,用得着你,有何劳处。意中挖耳当招,口中又是牵牛下井者,令人解颐。

《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一九:翻用古意,见其敦厚。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笺注》卷四:“梦里君王近”,此是梦中。“宫中河汉高”,此是醒时。河汉高则秋深矣。“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秋风岂能再热,团扇断然不劳。如能再热,定不辞劳矣。然必无是理也。于绝望之中,起妄冀之意。用“不辞劳”三字,妙。

《养一斋诗话》卷一:《唐人万首绝句》,其原本不为不当,渔洋选之,每遗佳作。随意简出,如……刘方平“梦里君王近”……皆天下之奇作,而悉屏而不登,何也?

《岘佣说诗》:刘方平《长信宫》:“梦里君王近,宫中河汉高。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怨而不怒,意近风人,亦五绝所贵也。

长信宫

长信宫

汉宫名。太后所居。《汉书·外戚传》:“(班倢伃)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倢伃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班倢伃《自悼赋》云:“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奉供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

☚ 长杨宫   长洲苑 ☛

长信宫

汉代宫名。是为太后或太皇太后所住的地方。《汉书·王吉传》:“是时成帝舅安成恭侯夫人放寡居,共养长信宫。”《文选》五八南朝齐谢眺《齐敬皇后哀策文序》:“痛椒涂之先廓,哀长信之莫临。”李善注:“应劭《汉宫仪》曰:‘帝祖毋为太皇太后,其所居曰长信宫。”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殿堂部 > 專殿 > 長信宫
長信宫  chángxìngōng

省稱“長信”。漢宫名。位於長樂宫中。漢太后及太皇太后所居。《三輔黄圖·漢宫》:“長信宫,漢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長信、長秋爲名。”《文選·謝脁〈齊敬皇后哀策文序〉 》:“痛椒塗之先廓,哀長信之莫臨。”李善注引應劭《漢官儀》曰:“帝祖母爲太皇太后,其所居曰長信宫。”唐·崔國輔《長信草》詩:“長信宫中草,年年愁處生。時侵珠履跡,不使玉階行。”

长信宫

长信宫

唐李白的五言古诗: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更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长信宫,汉宫名。汉太后常居之。《三辅黄图》: 成帝赵皇后居昭阳殿,有女弟俱为婕妤。班婕妤失宠后居长信宫侍奉太后。一二句对比写赵飞燕的得宠和班婕妤的失宠。中间四句铺陈赵飞燕乐无穷的承恩。班婕妤曾写《怨歌行》,以团扇秋凉后被弃自比。末二句以此表现其怨情。此诗以传统的宫怨题材,反映了当时妇女任人遗弃的现实。

☚ 子夜吴歌   长门怨二首 ☛

长信宫

长信宫

唐赵嘏的七言绝句。一作孟迟诗。长信宫,汉宫殿名,为太后所居。汉成帝时,赵飞燕姊妹骄妒专宠,班婕妤失宠后,求供奉太后,曾住长信宫。事见《汉书·外戚传》。后因以“长信宫”为题写宫怨。原诗是: “君恩已尽欲何归? 犹有残香在舞衣。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长绕御帘飞。”上联以问句形式写君恩已尽之仓皇形势。下联以燕作比见出希望临幸之意。此诗非纯为宫怨,当寓有诗人屡试不第的身世之感。以问句开头,直捷有力;以燕作比,含蓄蕴藉,隐寓以赵飞燕讥刺当时恃宠骄妒者之深意。语意双关,构思巧妙。

☚ 经汉武泉   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岩寺 ☛

长信宫

长信宫

唐无名氏的七言律诗。原诗是: “细草侵阶乱碧鲜,宫门深锁绿杨天。珠帘欲卷抬秋水,罗幌微开动冷烟。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独挑残烛魂堪断,却恨青娥误少年。”长信宫,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据《三辅黄图》载: “长信宫,汉太后长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青娥,代指少女。诗写长信宫的衰落荒凉,又为少女耽误了自己而怨恨。

☚ 水调歌   更漏子(星渐稀) ☛
长信宫

长信宫

唐李白的五言古诗: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更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长信宫,汉宫名。汉太后常居之。《三辅黄图》: 成帝赵皇后居昭阳殿,有女弟俱为婕妤。班婕妤失宠后居长信宫侍奉太后。一二句对比写赵飞燕的得宠和班婕妤的失宠。中间四句铺陈赵飞燕乐无穷的承恩。班婕妤曾写《怨歌行》,以团扇秋凉后被弃自比。末二句以此表现其怨情。此诗以传统的宫怨题材,反映了当时妇女任人遗弃的现实。

☚ 子夜吴歌   长门怨二首 ☛

长信宫

长信宫

唐赵嘏的七言绝句。一作孟迟诗。长信宫,汉宫殿名,为太后所居。汉成帝时,赵飞燕姊妹骄妒专宠,班婕妤失宠后,求供奉太后,曾住长信宫。事见《汉书·外戚传》。后因以“长信宫”为题写宫怨。原诗是: “君恩已尽欲何归? 犹有残香在舞衣。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长绕御帘飞。”上联以问句形式写君恩已尽之仓皇形势。下联以燕作比见出希望临幸之意。此诗非纯为宫怨,当寓有诗人屡试不第的身世之感。以问句开头,直捷有力;以燕作比,含蓄蕴藉,隐寓以赵飞燕讥刺当时恃宠骄妒者之深意。语意双关,构思巧妙。

☚ 经汉武泉   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岩寺 ☛

长信宫

长信宫

唐无名氏的七言律诗。原诗是: “细草侵阶乱碧鲜,宫门深锁绿杨天。珠帘欲卷抬秋水,罗幌微开动冷烟。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独挑残烛魂堪断,却恨青娥误少年。”长信宫,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据《三辅黄图》载: “长信宫,汉太后长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青娥,代指少女。诗写长信宫的衰落荒凉,又为少女耽误了自己而怨恨。

☚ 水调歌   更漏子(星渐稀) ☛
长信宫

长信宫

亦称长信殿, 长乐宫宫殿名。位于前殿西侧, 汉太后入居长乐宫,多住在此宫殿。《三辅黄图》长乐宫:“长信宫,汉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微行,“赍五日粮,会朝长信宫。”颜师古注:“五日一朝长信宫,故赍五日粮也。长信宫,太后之宫也。”由于长信宫是皇太后居住的主要宫殿, 因而“长信”也就成为了皇太后的代名词。如汉成帝母王太后居住此宫, 被称为长信宫。又《汉书·哀帝纪》载,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四月,“尊恭皇太后曰帝太太后,称长信宫。”汉成帝时,赵飞燕骄妒宫中,班婕妤恐遭迫害,自请到长信宫去供养服侍太后。班婕妤作赋自伤叹云:“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

☚ 西厢   长定殿 ☛

《长信宫》chang xin gong

Palace of Changxin→孟迟 (Meng Chi)

长信宫cháng xìn gōng

皇帝的祖母所居之宫称长信宫,有时也用来代指帝祖母。《后汉书·皇后纪》:"置太仆、少府以下,皆如长乐宫故事。"注:"《汉官仪》曰: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故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及职吏。"长信少府为帝祖母的属官,掌长信宫。

长信宫

汉宫名。为太后居所。《三辅黄图》引《通灵记》曰: 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考古发掘有长信宫灯。《后汉书·皇后纪》: 永平三年,有司奏立长秋宫(指立皇后)。

长信宫

西汉长安城中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