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镜 镜明见人之丑,而人不椎镜破之,而杚①以玄锡,摩以白旃②,是说镜之明已也。 《吕氏春秋》汉·高诱注 [注]①杚:音古,揩擦。②旃:同毡。 明镜之始下型,蒙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旃,须眉微豪可得而察。 《淮南子·修务训》卷一九 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汉魏丛书》第三十二册) 【评】轩辕铸铜镜尚待证实。在甘肃广河齐家坪考古发掘铜镜一面,距今四千年前,经鉴定是用青铜铸成。 中宗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并在镜中。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 【评】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繁荣时期,上述记载反映了唐代铜镜形制、装饰及技术的特点。 凡铸镜,炼铜最难,先将铜烧红,打碎成屑,盐醋捣荸荠拌铜埋地中,一七日取出,入炉中化清,每一两投磁石末一钱,次下火硝一钱,次投半骨髓一钱,将铜倾太湖沙上,别沙不用。如前法六七次,愈多愈妙。待铜极清,加碗锡,每红铜一斤加锡五两;白铜一斤加六两五钱。所用水,梅水及扬子江心水为佳。白铜炼净,一斤止得六两,红铜得十两,白铜为精。铸成后开镜,要好锡一钱六分,好水银一钱。先熔锡,次投水银,取起,入上好明矾一钱六分,研细听用。若欲水银古,用胆矾、水银等分,入新铁锅,烧成豆腐渣样,少许涂镜上,火烧之。若欲黑漆古,开面后上水银完,入皂矾水中浸一日取起。诸颜色须梅天制造。上色后置湿地一月外,方可移动。 明·冯梦祯《快雪堂漫录》(《奇晋斋丛书》) 古镜·鉴·照子[时珍曰]镜者景也,有光景也。鉴者监也,监于前也。轩辕内传言: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月用之。此镜之始也。或云始于尧臣尹寿。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部》 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不用倭铅)。《考工记》亦云:“金锡相半谓之鉴、燧之剂”。开面成光,则水银附体而成,非铜有光明如许也。唐开元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每口值银数两者以此故。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古炉有入金于内者)。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八 【评】铜镜表面开光,采用锡与水银,配成锡汞齐在镜面上涂磨,得到银白光亮镜面。 镜 镜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上古时代,人们以水照面,因而镜初称鉴。后来才叫镜,取其能照影象取名。 中国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开始使用青铜镜。据传说,镜为黄帝所造。黄帝与王母会与王屋,在鉴湖边铸镜十二面,随月用之。黄帝是在湖边铸镜的,这个湖现在叫鉴湖。鉴湖边还存有黄帝的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 隋朝时,有一异士曾赠王度一面镜子,谓是黄帝所铸镜子第八面。手持这面镜,有邪不敢近人。 镜历来被视为神奇之物,相传有一种照海镜,不管海水如何沉黑,用镜照海,百里之内的海底游鱼及一切礁石都可照得一清二楚。 人们普通相信镜能照妖,甚至到现在还可以见到“照妖镜”。一般道士往往要随身带着照妖镜,凡邪魅见到,必现原形。最神奇的镜莫过于扬州,特别是那些端午节磨成的镜子。佛教僧人相信从这种魔镜中,可以看到人们的来世。 镜子作为一种吉祥物,人们经常用来悬挂在门上或嵌在屋脊上,这样就能起到避邪魅的作用。 过去婚嫁迎亲时,新娘要怀揣镜子,或在天地桌上米斗中置放,还在新寝帐开口处饰以镜子,如此能驱魔辟邪,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一个人如果捡到一面镜子,就预示着他不久可以找到一个好妻子。如果梦见一面明镜,那是交好运的征兆。 以镜子作为礼物送人,是祝人将会生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将来会当上大官。因为“镜”与“晋”谐音。 一幅画着铜镜和鞋子的吉祥物,它可以表达“同偕到老”,是送给新婚夫妇的好礼物。 在过去,夫妻作较长时间的离别时,他们要打破一面镜子,各持一半。这样以便以后通过镜子认出对方。人们相信,如果有一方不忠,那么这一方的半面镜子就会变成鹊飞到另一方那儿去。“破镜重圆”表示有情人重新组合。 《镜》
结私情,好似青铜镜, 待把你磨得好,又恐去照别人, 你团圆不管人孤零。 知人只知面,知面不知心。 当面儿的分明也, 你背后昏得紧。 ——明·冯梦龙辑《挂枝儿》 本篇以镜子来比喻情人,既把诗人自己的心理描绘得很生动、微妙,又把负心人的特点反映得酷肖、逼真,颇有广泛的典型意义。 “结私情,好似青铜镜。”古代的镜子是由青铜磨成的,一般是圆形的,因此人们往往用镜子来比喻夫妇团圆。破镜重圆,这便是我国民间流传久远、用来比喻夫妇重新和好的一句成语。而青铜镜是要靠反复磨得发光发亮,才能当镜子用。情人之间由于各自的思想性格不同,再加上往往有外界种种因素的干扰,这就难免要发生一些纠葛,我国民间有句成语,说这是“好事多磨”。因此,把“结私情”说成“好似青铜镜”,这个比喻既很形象、很贴切,又富有寓意,使人不禁联想到这青铜镜既象征着夫妇团圆,又隐喻着好事多磨。 “待把你磨得好,又恐去照别人,你团圆不管人孤零。”镜子磨好了,难免又去“照别人”,而爱情则要求专一,不容许他人插足。镜子自身是圆形的,具有团圆的特点。因此,这里诗人用镜子来比喻情人,既紧紧抠住了镜子的特点,又进一步曲折而鲜明地反映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耽心情人对爱情不专一,又去爱上别人,只顾自己团圆,而把她抛在一边,使她陷于孤零零失恋的痛苦境地。 “知人只知面,知面不知心。当面儿的分明也,你背后昏得紧。”青铜镜的正面光亮透明,可以照人,但只能照见人的面孔,不可能照出人的内心,而青铜镜的背面则是昏暗的。因此这里继续以镜子比喻情人,以镜子只能照见面容不能照见内心,以及镜子的当面分明背后昏暗,极为含蓄而又生动地揭露了情人的表里不一,当面分明,背后昏聩。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提出了爱情婚姻要建立在知人知面又知心的基础之上,绝不能“知面不知心”,这与封建婚姻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是抵触的,是属于现代和未来具有永恒价值的正确的性爱原则之一。 这首情歌的构思巧妙,通篇在写镜子,却又通篇在写情人,似以镜子设譬,又似一对情侣在谈心,两者堪称契合无间,读了令人感到既情深词切,饶有天趣,又引人遐想,耐人玩味。 镜读音j·ing(ˋ),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居庆切,去,映韵。 上一条: 獍 下一条: 鏡 镜〔jing〕jaob ginb. ![]() ![]() ![]() ![]() ![]() ![]() 镜鏡jìng❶镜子 镜❶能照见形象的器具:~子︱~台︱~函︱~匣︱~框︱铜~︱明~︱~花水月︱明~高悬︱破~重圆。 镜jìng❶ 镜子:明镜│穿衣镜│水平如镜。 镜jìng照耀。《后汉书·班彪传》附班固《典引篇》:“荣镜宇宙,尊无与抗。”《九思·守志》:“三光朗兮镜万方。” 镜jìng镜子。 镜jing镜框 镜片 镜台 镜头 镜匣 镜子 凹(ao)镜 封镜 龟镜 花镜 开镜 明镜 墨镜 眼镜 穿衣镜 哈哈镜 三棱镜 望远镜 西洋镜 显微镜 照妖镜 镜花水月 破镜重圆 以人为镜 以史为镜 有色眼镜 镜jìng镜子: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玻璃大~相照。(十七—十八·371)二人在~内相视,宝玉便向~内笑道,“满屋里就只是他磨牙。”(二十·443) 镜jìng镜jìng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用以提高视力或做光学实验用的器具,一般用玻璃制成。1610年利玛窦《理法器撮要》:“西士航海,以远镜望之,则见天体棱层凹凸,坚而且轻,又如葱头之皮,明而无色,层层通透,光似琉璃。”1855年合信《博物新编》一集:“轻气球,以绸缎为之,大如厦屋,饰以胶漆,用大绳结纲,缠罩其外。球之下悬一巨伞。伞之下悬一藤床,大者可容二三人,小者亦容一人。床中备载风雨针、寒暑针、时辰钟、千里镜、罗经、沙袋、饼食、器机、什物。”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鏡部 > 通稱 > 鏡 鏡 jìng 用來照形取影之具,古多以銅爲之,清初,始以玻璃塗汞而成。古代照面所用銅鏡一般作圓形,照面的一面磨光發亮,背面多有鈕和紋飾。現可確定最早之銅鏡,起於春秋,戰國時始盛行。當時之鏡,製作輕巧,鈕細小,無銘文,間或有紋飾者。漢代銅鏡,逐渐加厚加重,紋飾有幾何圖案、神人和禽獸等,鈕多作半球形或柿蒂形。西漢時還出現所謂“透光鏡”,鏡面受光時,面向的牆上能反映出鏡背紋飾的影像。東漢中期至魏晉,有鏡背呈浮雕狀畫像鏡和神獸鏡,鈕座有作蝙蝠形者。至唐,除圓鏡外,出現菱花鏡、八棱鏡、帶柄手鏡等諸多式樣。宋代多菱花鏡,紋飾以纏枝花草、牡丹等爲主,常附有製鏡作坊的標記。清乾隆後,銅鏡逐漸被玻璃鏡所替代。《莊子·應帝王》:“至人之心若鏡。”郭象注:“鑒物而無情。”《韓非子·觀行》:“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清·汪汲《事物原會·鏡》:“黄帝鑄鏡饒州湖邊,今有黄帝磨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 镜 镜镜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上古时代,人们以水照面,因而镜初称鉴。后来才叫镜,取其能照影象取名。 ☚ 第三章 吉祥器物的典故 笏、戟、爵、鼎 ☛ 镜【同义】总目录 镜宝鉴宝镜玉鉴玉照瑶镜光音王寿光先生圆明上座 镜jìng〖动词〗 镜jìng〖名词〗 镜jìng❶ 镜子。《木兰诗》:“当户理云鬓,对~帖花黄。”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镜*鏡jingBEB5 明察 明察明(明照;明清;明鉴;甄明) 洞(洞照;洞烛;洞鉴;洞瞩) 烛(烛鉴;烛照;烛临;电烛;玄烛) 聪(聪察) 镜(镜察;镜照)监(览监;神监) 斤斤 达视 达照 鉴昭 鉴止 电鉴 明鉴 昭鉴 水鉴 玄鉴 玉鉴 机鉴 冰鉴 秉鉴 达鉴 霁鉴 简鉴 清鉴 雅鉴 神察 昭察 亮察 谅察 幸察 详察 允察 皎察 晓察 晈察 皦察 帱察 照知 照察 照鉴 照燎 照览 炤亮 览照 朗照 澄省 澄察 澄鉴 详照 清澈 清审 炤亮 炤察 皦皦 ☚ 明察 明察事物 ☛ 镜子 镜子镜(镜光;镜鸾;圆~;方~) 照(照面;照台;照子;玉照) 鉴(冰鉴) 方诸 寿光(寿光先生)圆明上座 另见:盛器 ☚ 梳妆具 卫生用品 ☛ 借鉴 借鉴镜(借镜) 借观 蓍龟 资鉴 ☚ 借用2 试验、实践 ☛ 照耀 照耀照(照曜;照耀;照烛;照景;焜照) 辉(辉映;辉烛;辉耀;辉煌) 映(映耀;映辉;映发) 光(光明;光昭;光烛) 曜(曜煜;炫曜;烛曜) 耀(焜耀;焬耀;炫耀;烛耀;昭耀) 耀(耀亮;耀炫;炫耀;烛耀;昭耀;焜耀;焜耀;艳耀) 耿(耿耀) 炤(炤耀;炤灼) 煜 焰 焯 烧 晒 晃昱 镜(荣~宇宙) 绚 艳 灼焕烜赫 贯烛 熠煜 另见:光 光线 照射 射出 明亮 ☚ 照耀 光照耀 ☛ 拍摄 拍摄拍(拍照) 摄(摄取;摄相;摄影;摄像;摄制) 照(照相;照像) 另见:相片 影像 人影 ☚ 翻译 组织2 ☛ 镜鏡jìng居庆切,去映。 镜jìng❶镜子,用以反映形象的器具,古时用铜磨制,现代用玻璃制成。如:穿衣镜。 镜 镜镜是照面容的器物。古代的镜子用青铜制作,一般作圆形,照脸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大都铸有钮和纹饰。就考古发现看,出土铜镜时代最早的为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尕马台齐家文化墓里的铜镜。齐家文化距今约四千年左右,学者们认为它的下限应与夏王朝接近。殷墟五号墓中已出土四面镜,镜较小,背有直线纹。1957年在河南陕县上村岭发现三件铜镜,时代属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两件背为素面,一件背铸动物纹。战国时期铜镜开始盛行。形制轻巧,背面有的无纹饰,有的饰单层或双层花纹,钮细小,无铭文。西汉至东汉前期的铜镜逐渐厚重,纹饰有几何图案、神人、禽兽纹等,钮多作半球形成柿蒂形; 开始有铭文,内容多是通俗的 “吉祥” 语,王莽时的镜有纪年铭文。西汉时还出现所谓 “透光镜”。东汉中期至魏晋,有的镜背呈浮雕画像或神兽的镜,钮座有的作蝙蝠形。到唐代,除圆镜外,更出现菱花镜、八棱镜、带柄手镜等形式,纹饰有花蝶、葡萄、鸟兽、人物故事等,还创造了金银平脱螺钿的装饰。宋代多菱花镜,纹饰以缠枝花草、牡丹等为主,常附有制镜作坊的标记。清乾隆前后,铜镜逐渐被玻璃镜所代替。 ☚ 鼓 剑 ☛ 镜 镜镜是照面容的器物。古代的镜子用青铜制作,一般作圆形,照脸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大都铸有钮和纹饰。就考古发现看,出土铜镜时代最早的为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尕马台齐家文化墓里的铜镜。齐家文化距今约四千年左右,学者们认为它的下限应与夏王朝接近。殷墟五号墓中已出土四面镜,镜较小,背有直线纹。1957年在河南陕县上村岭发现三件铜镜,时代属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两件背为素面,一件背铸动物纹。战国时期铜镜开始盛行。形制轻巧,背面有的无纹饰,有的饰单层或双层花纹,钮细小,无铭文。西汉至东汉前期的铜镜逐渐厚重,纹饰有几何图案、神人、禽兽纹等,钮多作半球形成柿蒂形; 开始有铭文,内容多是通俗的 “吉祥”语,王莽时的镜有纪年铭文。西汉时还出现所谓 “透光镜”。东汉中期至魏晋,有的镜背呈浮雕画像或神兽的镜,钮座有的作蝙蝠形。到唐代,除圆镜外,更出现菱花镜、八棱镜、带柄手镜等形式,纹饰有花蝶、葡萄、鸟兽、人物故事等,还创造了金银平脱螺钿的装饰。宋代多菱花镜,纹饰以缠枝花草、牡丹等为主,常附有制镜作坊的标记。清乾隆前后,铜镜逐渐被玻璃镜所代替。 ☚ 鼓 剑 ☛ 镜(鏡)jìnɡⅠ ❶ (镜子) looking glass;mirror: 穿衣 ~ full-length mirror; 镜jìng❶ 镜鏡jìng(16画) *镜(鏡)jìng16画 金部 镜鏡jìng从古代出土文物看,春秋时先用监(監)字,象人面(目)照看器皿形,就是用青铜器照人。随后加金旁成鑑,现规范作鉴(鑒)。就指青铜镜。如:光可鉴人。古代监、鉴与镜韵母相通(鉴是闭口韵,竟是舌根鼻音)。汉代假借竟字。后增金旁作镜,成形声字。词义分化。近代以后用玻璃制造。现代利用光学原理特制的各种器具也叫镜。如:显微镜|望远镜|眼镜。 镜鏡★繁◎常★常jìnɡ鏡,形声,从金,竟声,本义为镜子,映照人的形象的器具(古代一般用铜磨制而成),引申为用镜子照、借鉴、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器具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镜”。 【辨析】 镜/景/鉴/监 “镜”和“鉴”都指镜子;“监”指人在水盆中映照自己的容貌,有光,有影;“景”指日光,引申为影。这组字意义相同或相近,读音也相近,是同源字。 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