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历代诗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历代诗话 历代诗话❶清吴景旭撰。八十卷。以天干数分为十集。甲集六卷,评论《诗经》;乙集六卷,评论《楚辞》;丙集九卷,评赋;丁集六卷,评古乐府;戊集六卷,评汉魏六朝诗;己集十二卷,评杜甫诗并考订其谱系;庚集九卷,评唐诗;辛集七卷,评宋诗;壬集十卷,评金、元诗;癸集九卷,评明诗。其体例仿陈耀文《学林就正》,“先列旧说于前,而杂引诸书,以互相参考。其旧说所无,而景旭自立论者,则列本诗于前,而附己意于其后。虽嗜奇爱博,不免有曼衍之失,然取材宏富,亦《苕溪渔隐丛话》之亚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二十《集部》九《诗文评类》)有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和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 ☚ 谈龙录 说诗晬语 ☛ 历代诗话 历代诗话诗话汇编。清吴景旭辑。吴景旭(1611—1695),字旦生,一字又旦,号仁山,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诸生。入清后弃诸生。有《南山堂自订诗》。《历代诗话》共十集八十卷,无序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以推论为初定之稿。编排以时为序,十集依次分论《诗经》、楚辞、赋、古乐府以及汉魏六朝、唐、宋、金、元、明各朝诗人诗作,每朝一集,唯金、元合集,另辟一集专论杜诗。体例仿明人陈耀文《学林就正》,每条各立标题,先引原诗或旧说,然后杂采诸书加以考订辨正,采书范围不限于诗话著作,往往能够钩贯众说。编辑宗旨重在考订名物、诠释字句。所立各小题,系从《诗经》、楚辞、乐府及历朝诗作中的一字一辞、一物一事,取以立目。如取《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句中的“阊阖”立目,然后集辑众说加以诠解考订。又如取韩翃《寒食》诗立目“轻烟”,引诸书考证寒食节风俗之来历;取刘禹锡《乌衣巷》诗立目“乌衣”,引诸书备述乌衣巷之变迁。此外,述诗法有倒句、落句、假对、炼字、易字、叠字、实字、用韵等条目,论诗家有王季友、昼公(皎然)、张祜、贾岛、(杨)用修、(谢)茂秦等条目,为本书增添了理论色彩。此书的疵病正如前人所指,在于“嗜奇爱博”(梁章钜《退庵随笔》)和“借题曼衍,失于芟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与全书未及最后定稿,恐有一定关系。有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 ☚ 诗筏 风人诗话 ☛ 历代诗话 历代诗话诗话丛书。清何文焕辑。何文焕,字少眉,号也夫,浙江嘉善人。诸生。有《无补集》。足不出里,名亦不彰,惟所辑《历代诗话》流传甚广。何文焕认为“前贤诗话,微特论议精确,文笔亦自有致,故惟原本可佳,编类则失之矣。《诗话总龟》、《诗话类编》等书,可弗问也”。基于这样的认识,遂有编辑《历代诗话》之举。此书编成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收二十七种论诗之著,从钟嵘《诗品》肇始,迄于明代。就性质言,钟嵘《诗品》、皎然《诗式》、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均可视为诗话的滥觞之作;而《六一诗话》等其他二十四种,则皆为诗话之名作,可见何氏选择之精,故此书之传布与影响历久不衰。其收辑之疏漏处,则有待于后人续补(参见“历代诗话续编”)。书后附有《考索》一卷,系其对前人论诗之失的辩议,亦时有精义可采。如他对欧阳修以“夜半非打钟时”为由否定张继“姑苏城下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对许彦周以“社稷存亡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是措大不识好恶”讥诮杜枚的《赤壁》诗,都表示异议,认为其识太“拘”,不懂得诗之“词微以婉”。《考索》凡一百零一则,亦用诗话体写成,实是一卷不以“诗话”为名的诗话之作。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 查初白先生十二种诗评 星湄诗话 ☛ 历代诗话 《历代诗话》八十卷,国朝吴景旭撰。……分为十集,以十干为目。……已集十二卷,前九卷论杜诗,后三卷为杜陵谱系。庚集九卷,皆论唐诗。……虽皆采自诗话、说部,不尽根柢于原书,又嗜博贪多,往往借题曼衍,失于芟薙,然取材繁富,能以众说互相钩贯,以参考其得失。于杂家之言,亦可谓淹贯者矣。较以古人,固不失《苕溪渔隐丛话》之亚也。 历代诗话 历代诗话诗话著作。清代吴景旭撰。吴景旭,字旦生,号仁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生卒年不详,明诸生,耆德笃学,筑堂名南山,即子昂故宅。景旭于此啸咏终日,有诗集。《历代诗话》共80卷,分为10集,以十干为目。甲集6卷,皆论《诗》三百篇;乙集6卷,皆论楚辞;丙集9卷,皆论赋;丁集6卷,皆论古乐府;戊集6卷,皆论汉魏六朝诗;己集12卷,前九卷论杜论,后三卷为杜陵谱系;庚集9卷,皆论唐诗;辛集7卷,皆论宋诗;壬集10卷,前3卷论金诗,后7卷论元诗;癸集9卷,皆论明诗。《历代诗话》是考证性著作,其体例为每条立标题,先引旧说于前,后杂采诸书以相考证,或辨其是非,或参其异同,或引申其未竟,或补缀其所遗。有旧说所无而景旭自己立论者,则先列本诗于前,而以已意发挥之。大都旁征博引,洋洋数百千言,略嫌曼衍,但亦时有新见确论。《四库全书总目》云:“虽皆采诗话说部,不尽根柢于原书,又嗜博贪多,往往借题曼衍,失于芟薙。然取材繁富,能以众说互相钩贯,以参考其得失,于杂家之言,亦可谓淹贯者矣。较以古人,固不失《苕溪渔隐丛话》之亚也。”书中有6卷论骚,9卷论赋,可见吴氏是将骚与赋视为与诗同属一个大类的。《历代诗话》有《四库全书》本。 ☚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 历代赋话 ☛ 历代诗话 历代诗话80卷,清吴景旭撰。景旭字旦生,归安人。是书前后无序跋,盖犹初定之稿。全书分十集,以十天干为目。其中有关赋论部分为乙集和丙集。乙集6卷,皆论楚辞。丙集9卷,皆论赋。其体例仿陈耀文《学林就正》。每条各立标题,先引旧说于前,后杂采诸书以相考证。或辨其是非,或参其异同,或引伸其未竟,或补缀其所遗。 ☚ 樊榭山房文集 道古堂文集 ☛ 历代诗话❶诗话丛书。清何文焕辑。二十八种。文焕字也夫,身世未详。此编成于乾隆间,卷首有乾隆三十五年(1770)序。收历代诗话二十七种,其中有《诗品》、《诗式》、《二十四诗品》、《全唐诗话》、《六一诗话》、《后山诗话》、《韵语阳秋》、《二老堂诗话》、《白石诗说》、《沧浪诗话》等末附何文焕撰《历代诗话考索》。辑者以为“前贤小品,每易散遗”,故汇以上诸种为一编。若《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等书,卷帙既富,可自专行,即不收录。又如吕伯恭《诗律武库》、张时可《诗学规范》、王元美《艺苑巵言》等,多列前人旧说,殊无足取,亦不编入斯集。再如杨升庵《丹铅总录》中之诗话及谢茂秦《四溟诗话》之类,因真伪参半,难觅善本而未收。虽经何氏选择、考校、然亦有脱误、残缺或所选版本欠妥者。此书集成,于诗歌批评之研究,实有裨益。有乾隆间刻本,一九八○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历代诗话❶清吴景旭撰。八十卷,十集。分论《诗经》、《楚辞》、赋、古乐府及汉魏六朝以迄元、明历代诗人诗作。取材丰富,融贯众说,颇具价值。今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排印本。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生卒不详)辑。何文焕,字也夫,乾隆时嘉善(今属浙江省)人。何文焕因前人论诗小品,每易散遗,故将有可考校者汇为一编,不嫌挂漏,成此诗话丛书。《历代诗话》所收始自萧梁,止于明代,共取诗话二十七种。其中梁代钟嵘《诗品》一种;唐代皎然《诗式》、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共两种;宋代尤袤 《全唐诗话》 (或以为贾似道门客廖莹中自《唐诗纪事》辑录)、欧阳修《六一诗话》、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刘攽《中山诗话》、陈师道《后山诗话》、吕本中《紫微诗话》、许《彦周诗话》、叶少蕴《石林诗话》、强行父《唐子西文录》、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姜夔《白石诗说》、严羽《沧浪诗话》共十六种;元蒋正子《山房随笔》、杨载《诗法家数》、范椁《木天禁语》及《诗学禁脔》共四种; 明徐祯卿《谈艺录》、王世懋《艺圃撷余》,朱承爵《存余堂诗话》、顾元庆《夷白斋诗话》共四种。《历代诗话》不取卷帙繁富,可自专行者如《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等书,亦不取类编如《诗话总龟》、《诗话类编》者。何文焕又认为吕伯恭《诗律武库》、张时可 《诗厚规范》、王元美《艺苑卮言》等书,多列前人旧说,略无新义、殊不足取。至于杨慎《丹铅总录》则因字多讹误,谢榛《四溟诗话》其中真伪参半,故暂不列入,仍俟觅得善本订正。《历代诗话》所收止于明人,对于清代诗话,因收罗未广,故亦暂付缺如,且俟将来。书末附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一百零一条,以考故实,索其谬讹。何文焕的友人潘梦庐为之校阅,助成其事。《历代诗话》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 (1770),即于是年刊行。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排印本,因其中《临汉隐居诗话》原刊残缺过多,用《知不足斋丛书》本抽换。其他部分也作了全面校勘。 《历代诗话》li dai shi huaRemarks on Poetry from Every Dynasty→吴景旭 (Wu Jingxu)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