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镇南关之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镇南关之役 广东方面失败了,孙中山的活动重点逐渐转向广西和云南。 对广西的军事经营开始于1907年夏历五、六月间。其时,关仁甫已与清军驻镇南关(今友谊关)营长黄瑞兴、边防统领总教练易世龙及龙州厅幕友陈晓峰等联系好,计议定期大举。不料,事为广西巡抚张鸣岐侦悉,易、陈被害,关仁甫于7月15日返回安南,被法兵拘押。经孙中山运动华侨保释[1]。 9月,孙中山命王和顺负责镇南关军事。10月26日,王和顺致书清广东水师提督秦炳直,要他“立功赎罪”。11月6日,又致书清广西边防统领陆荣廷,劝其反正。其后,王和顺前赴那模与凭祥土司李祐卿联系,订于11月18日率游勇夺取镇南关炮台。届期,因广西绿林、游勇本分两派,王出身绿林,李祐卿所部游勇与王发生意见分歧,不听调动。王和顺无奈,折返河内。孙中山改命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以李祐卿为副。 黄明堂(1870—1938),广东钦州人,壮族,排行第八,人称为八哥。因愤于清政府腐败,投身会党,曾聚游勇数百人,呼啸山林,多次击败清兵,八哥之名不胫而走。被委任为镇南关都督后,进行顺利,迅速与镇南关炮台守兵联络成熟。12月2日,黄明堂、关仁甫率乡勇八十人,携带快枪四十二杆,潜袭镇南关。起义军披蒙茸,拨钩藤,跨越断涧危崖,直进右辅山第三炮台,呐喊而入。守兵百余人略事抵抗,即相率投降。接着,第二炮台、第一炮台相继夺得。 12月3日,孙中山亲率黄兴、胡汉民、日人池亨吉、法国退职炮兵上尉狄氏等至关,登上炮台,全军鼓舞,黄明堂奏乐欢迎。 次日,清军援兵开到,发起攻击,起义军发炮反击。经试发后,击中敌方阵地。孙中山也发了炮,并且打得很准[2]。他感慨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3]其时,有一炮台尚未攻克,清兵恃险向起义军炮位射击,击中一人。孙中山亲自为之裹伤,并命人抬他下山。 当日,孙中山又和黄兴一起来到山下的弄尧村,访问壮族同胞。据当时人回忆,孙中山非常和蔼可亲,对人们说:“炮台现在是我们的了,大家可以上去玩玩。我们不久一定能够推翻满清,那时大家就可以自由自由,不受压迫欺负了。”[4] 同日下午,清军参将陆荣廷派一樵妇持函登台,表示愿以所率六百余人投入麾下,并告以次日有清军五百自凭祥来,后日有清军二千自龙州来,事急万分。祈自重。孙中山读函后和黄明堂等讨论,认为山上大炮虽多,但只有一个炮可以打,枪只有七十多支,都已老旧,难于进取,决定回河内筹款筹械,命黄明堂坚守五日,一俟饷械运到,即便进取龙州。决定后即复函陆荣廷,使为内应。当晚,孙中山、黄兴等下山回安南。 12月7日,清政府军机处指责张鸣岐失去重隘,“交部议处”,责令他督饬各路将官,“优悬赏格,严申纪律,协力进攻,即日克复”[5]。其时,清军丁槐、龙济光等各路援军齐集,以四千人的优势兵力四面围攻。当夜,陆荣廷等在大炮配合下向北台猛扑,黄明堂等悉力抵拒,由于枪弹告罄,不得已于8日夜弃台,退至安南燕子大山。 孙中山回安南后,曾与一法国银行家洽谈,由该行在法国代募军债二千万元,于占领龙州之日交付第一批款项。正在协商条件时,9日晚,得悉炮台失守,谈判遂即停顿。 镇南关之役亦称“镇南关起义”。清朝末年,同盟会发动的一次起义。广东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转向广西和云南发动起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九月,孙中山先派王和顺负责镇南关军事活动未果而返,改命壮人八哥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镇南关系中越交界要塞,形势险要,清军有重兵把守3座炮台。十二月二日,黄明堂聚义勇乡团100余人,带快枪40余支,由崎岖小道呐喊猛冲,直扑第三炮台。守兵惊慌失措,弃台而逃。义军乘胜追击,迅速夺占第一、二炮台,缴获大炮14门,步枪400余支。孙中山率黄兴等到镇南关要塞阵地督战,感到枪支弹药不足,十二月四日遂回河内筹饷购械。孙走后,清广西提督龙济光、镇南关防务统领陆荣延率兵4000余人反攻。黄明堂率部坚守,连夜激战,数日死伤清军200余人。最后革命军弹尽枪绝,“攻守均感失据”,于十二月九日撤离镇南关突围而走。 镇南关之役 镇南关之役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期行的重要战役。1907年冬,孙中山任命壮族同盟会员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同盟会员、凭祥壮族土官李佑卿副之,举行镇南关起义。12月2日,起义军攻克镇南关,缴获大批枪炮。孙中山率领黄兴、胡汉民等同盟会要员登临镇南关嘉奖。清政府闻讯镇南关被革命党攻陷,即令道台龙济光、统领陆荣廷率清军数千人,分四路向镇南关反扑,黄明党、李佑卿率起义军与十数倍于我之敌激战七天七夜,转而退入越南。 ☚ 钦廉防城起义 戊申钦廉上思之役 ☛ 镇南关之役❶中法战争的重要战役。参见“关前隘大捷”(892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