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铁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具部 > 鉗枷 > 鐵枷 鐵枷 tiějiā 刑具名。鐵製之枷。《宋史·田錫傳》:“案獄官令,枷杻有短長,鉗鎖有輕重,尺寸斤兩并載刑書,未聞以鐵爲枷也……於法所無,去之可矣。” 枷锁镣铐等刑具 枷锁镣铐等刑具钮镣 ☚ 刑具 施酷刑的刑具 ☛ 铁枷 铁枷位于岳阳楼下洞庭湖滨的沙滩上。清同治《巴陵县志》写作铁杻,光绪《巴陵县志》作铁械。清代以前原有五个,现存三个。每个重7500公斤,长2.6米,厚0.34米,两端为燕尾形状,两尾相距1.86米,中间有直径0.28米的圆孔。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记载:“江岸沙碛中有冶铁数枚,俗谓之铁枷,重千斤。古人铸铁,如燕尾相向,中有大窍,径尺许,不知何用也。或云以此压胜,辟蛟蜃之患;或以为碇石,疑其太重,非舟人所能举也;或以为植木其内,编以为栅,以御风涛,皆不可知。”显然北宋以前已有此文物,但其用途,当时人也疑不能明。明隆庆《岳州府志》赞成镇压蛟蜃说,并引南宋乾道三年(1167)王梅溪《过岳阳》诗为证:“岳阳楼前铁为械,古人欲断蛟螭害。蛟螭为害胜巴蛇,遗冢犹存足为戒。”清道光《洞庭湖志》也赞成此说,又引清人卢鹏《江岸铁械》诗:“洞庭称泽国,铁械镇湖滨。浪𫝯形难化,沙沉迹未湮。以刑齐水族,悬象儆波臣。却怪龙宫,传疑悟后人。”明代张元忭《巴陵游览记》则认为是三国吴国的防御工事:“晋伐吴,吴人以铁锁横截之,此殆植标系锁之具耳。”1980年5月,市政府将其中一个移置岳阳楼前平台上,其余两个仍置原处。 ☚ 洞庭湖 君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