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钓鳌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钓鳌客

典源出处 五代·何光远 《鉴戒录》 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绅) 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张佑与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闻佑诗名,悉蒙礼重,独李到镇,不得见焉。佑遂修刺谒之,诗题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佑,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佑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钓。’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怜佑触物善对,遂为诗酒之知。议者以佑矫谕异端,相国悦其取媚,故史不称之,恶其伪也。”宋·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 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 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另 《封氏闻见记》卷十亦有王严光自称钓鳌客事。
释义用法 唐代张佑 (一作祜)、李白皆以诗名,在谒见朝相时敢于自称钓鳌客,显示了他们的雄心和抱负。此称当源于龙伯巨人钓鳌事。后以此典称气度不凡,抱负远大的人。参见“龙伯钓鳌”。
用典形式
【钓鳌客】 宋·张元干:“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宋·陆游:“可怜钓鳌客,终返屠羊肆。”清·黄遵宪:“三千六百钓鳌客,先看任公出手来。”
【浊钓鳌】 宋·苏轼:“漂泊终浮梗,迂疏浊钓鳌。”
【钓鳌词客】 宋 ·刘克庄:“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虹竿秋月钩】 宋·陆游:“虹竿秋月钓,巨鳌倘可求。”

钓鳌客

钓鳌客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五山……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着,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踅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后人遂以钓鳌客喻豪迈之举止。唐李白《赠薛校书》:“未侉观涛作,空郁钓鳌心。”宋赵德麟《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唐王严光、张祜亦曾以钓鳌客自居。见于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五《钓鳌客》。

☚ 诗仙   铁杵磨针 ☛

张祐?—?

祜或作祐,误,字承吉。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人,一说南阳(今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诗人。初寓姑苏,大和五年,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上表称荐。祜至长安,献诗三百首,为权贵所抑,寂寞而归。晚年爱丹阳曲阿山水,筑室隐居,自称钓鳌客,终身布衣。有《张承吉文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百五十首,编为二卷。
索引:张祜,承吉,钓鳌客。

钓鳌客

钓鳌客

指抱负远大的才志之士。据宋赵令时《侯鲭录》,唐代诗人李白见宰相时,手版上署名:“海上钓鳌客李白。”

(芳)

☚ 咏絮才   倚马才 ☛

钓鳌客

宋词典故·钓鳌客

【出典】 五代·何光远《鉴戒录》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绅)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无有面者……祜遂修刺谒之,衔题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祜,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对曰:‘以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以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怜祜触物善对,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弦,明月为钩。’又曰:‘以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时相悚然。”

【释义】 唐诗人张祜持名片拜见淮南节度使李绅,题名钓鳌客。李绅问他钓鳌何以为竿?何以为钩?何以为饵?祜答用长虹为竿、新月为钩,用唐朝李相公为饵。李重其才,遂成诗酒之交。又相传诗人李白亦有此类故事。后人用此典形容豪放不羁、有才能抱负的狂士。

【例句】 ①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张元干《水调歌头·追和》1079)作者以张祜自况,自叙豪放不羁的襟怀。②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2614)这里的“钓鳌词客”指“王实之”(王迈),用此典以赞美王之狂放。


典故“钓鳌客”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 可可诗词网

钓鳌客

典源出处 五代·何光远 《鉴戒录》 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绅) 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张佑与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闻佑诗名,悉蒙礼重,独李到镇,不得见焉。佑遂修刺谒之,诗题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佑,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佑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钓。’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怜佑触物善对,遂为诗酒之知。议者以佑矫谕异端,相国悦其取媚,故史不称之,恶其伪也。”宋·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 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 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另 《封氏闻见记》卷十亦有王严光自称钓鳌客事。

释义用法 唐代张佑 (一作祜)、李白皆以诗名,在谒见朝相时敢于自称钓鳌客,显示了他们的雄心和抱负。此称当源于龙伯巨人钓鳌事。后以此典称气度不凡,抱负远大的人。参见“龙伯钓鳌”。

用典形式

【钓鳌客】 宋·张元干:“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宋·陆游:“可怜钓鳌客,终返屠羊肆。”清·黄遵宪:“三千六百钓鳌客,先看任公出手来。”

【浊钓鳌】 宋·苏轼:“漂泊终浮梗,迂疏浊钓鳌。”

【钓鳌词客】 宋 ·刘克庄:“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虹竿秋月钩】 宋·陆游:“虹竿秋月钓,巨鳌倘可求。”

钓鳌客

钓鳌客

五代·何光远《鉴戒录》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绅)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张佑与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闻佑诗名,悉蒙礼重,独李到镇,不得见焉。佑遂修刺谒之,诗题钓鳌客,将俟便呈入。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佑,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佑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怜佑触物善对,遂为诗酒之知。”后以此典指人有抱负才能,欲进取功名。张元干《水调歌头·追和》:“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 吊麦伤桃   钓鳌连六 ☛

钓鳌客

借指抱负远大之人。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追和》词: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 龙伯钓鳌

钓鳌客

古代豪放者之自称。宋赵德麟《侯鲭录》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 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钓。’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参见 【钓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