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砂出 《本草拾遗》。又名钢砂。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酸、辛,平。入脾、大肠经。补血,除湿,利水,散结。治血虚黄胖,湿热黄疸,水肿,瘿瘤。内服: 6~9g,火煅醋淬后人丸、散用。本品主要成分为铁,杂质为氧化铁(水化物) 等,但也常含碳、磷、硅、硫等元素。 针砂zhēn shā《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铜铁(30)。药名。 【基原】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 【别名】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人门》)。 【性味】酸辛,平。 ❶《本草拾遗》:“性平,无毒。” ❷《握灵本草》:“甘,平。” ❸《本经逢原》:“酸辛,无毒。” 【归经】 ❶《要药分剂》:“入脾、大肠二经。” ❷《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功用主治】补血,除湿,利水。治血虚黄胖,水肿。 ❶《本草拾遗》:“飞为粉,功用如铁粉。” ❷《本草蒙筌》:“治黄胖。” ❸《本草纲目》:“清积聚、肿满、黄疸,平肝气,散瘿。” ❹《握灵本草》:“镇心平肝。” ❺《本经逢原》:“治湿热脾劳黄病,消脾胃坚积黄肿。” ❻《医林纂要》:“行水消肿,兼济心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或入丸、散。外用:和药敷熨。 针砂zhēn shāscab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