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威534—621

隋大臣。字无畏,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苏绰子。隋文帝杨坚即位,任民部尚书。曾劝文帝减轻赋役,务从节俭。隋代法典律令多经其手改订。后因结党营私(朋党)事被免职。随即复职,持节巡抚江南,出使突厥。以勤劳,迁尚书右仆射,进位大将军。隋炀帝杨广即位,深得尊重。后多次讽谏炀帝注意天下将乱的局面,触怒炀帝,除名为民。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杀炀帝,任他为光禄大夫。化及失败,归李密;李密败,投越王杨侗,任上柱国。王世充时任太师。唐太宗讨平王世充,他请求接见,太宗不许,责备他不能坚持名节。至长安时又请谒见,再遭太宗拒绝。年八十余卒于家。

苏威534——621

隋代政治家。字无畏,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西魏大臣苏绰之子,仕北周位至开府。隋时,历任纳言、御史大夫、民部尚书、刑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要职。开皇三年(584),奉诏与牛弘等人一起删修律令,成十二卷、五百条,是为《开皇律》。《隋书》本传说:“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踳驳,上(隋文帝)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苏威所定,世以为能。”说明苏威是隋初法律制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唐初,求仕不得,病卒于家。

苏威534—621

隋朝大臣。字无畏,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苏绰之子。年幼丧父,后袭爵美阳县公。隋文帝即位后,征拜为太子太保,兼纳言(宰相)、民部尚书等要职。上书隋文帝,请减轻赋役,制定律令格式,深得文帝重用。隋炀帝即位后,苏威曾极力劝谏,请减轻劳役。由于劝阻炀帝征高丽,被罢免为民。隋朝灭亡后,苏威先后投归李密、王世充,最后归唐,病死于家。

苏威534—621

隋朝大臣。字无畏,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苏绰子。隋文帝时历任纳言、民部尚书、尚书左仆射等职,曾参与制定律令格式,并奏请减轻赋役。炀帝时仍任纳言参掌朝政。后因谏止征民伐高丽被除名为民。隋亡后相继在宇文化及、李密、越王侗、王世充等政权中任职。唐政权建立后病死于家中。

苏威

字无畏。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西魏度支尚书苏绰子。袭封羙阳县公,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周宣帝时拜为开府。由高熲引见于隋文帝杨坚,坚即位,征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与高熲并重,参掌朝政,政刑大小,无不筹之。后迁吏部尚书,兼领国子祭酒。隋律令格式多为其所定。因结交朋党被免官爵,以开府就第。岁余复官爵,为纳言,持节巡抚江南。文帝病,太子侍疾仁寿宫,因留守京师,炀帝嗣位后加上大将军,谏止修长城。曾坐与高熲免官,后复为纳言。以先朝旧臣与宇文述、裴矩、裴蕴、虞世基参掌朝政,人称“五贵”。数谏炀帝,不听。宇文化及杀炀帝,以其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后归李密及王世充。世充署为太师。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请见唐高祖,不许,卒于家,年八十二。

苏威534—621

隋大臣。字无畏。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苏绰子。隋文帝时,历任纳言、民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曾奏请减轻赋役,制定律令格式。隋亡后,先后在宇文化及、李密、越王侗、王世充等政权中任职。王世充败后,病死家中。

苏威542—623

字无畏。隋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苏绰子。隋文帝时,与高颎参掌朝政。建议减轻赋役,被采纳。修订隋朝典制中的律令格式。开皇九年(569)被任为尚书右仆射。炀帝时,颇受尊重。他对炀帝暴政,不敢直言进谏。宇文化及杀炀帝,以他为光禄大夫。化及败,降李密。密败,又归王世充。唐平王世充后,他求见李世民和李渊,均遭拒绝,武德六年(623)卒于长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