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1号水稻1981年,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牛景等独辟蹊径,采用粳稻“红旗25A”(不育系)、“H—5”(保持系)、“81—342”(恢复系)同国际水稻研究所(总部设在菲律宾马尼拉)育成的籼稻品种“IR54”进行多元杂交,经过系统选育、品种比较、区域试验,于1990年育成。该品种成熟期籽粒黄如金,圆似珠,故名“金珠1号”。该水稻既承袭籼稻之抗病、高产等高产基因,又承袭粳稻之优质基因,抗倒伏,耐旱,对水稻生长期常见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有较强抵抗力,适应性强,米质优,食味好,精米率达74.9%,达到部颁优质米的标准。全生育期140~150天,亩产可达550公斤,是稻麦连作、生产吨粮田的理想品种。在陕西北部、辽宁中南部、宁夏、新疆等地可做一季稻种植。自育成后,推广到河北、北京、辽宁、江苏、安徽、浙江、陕西、新疆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1993年累计种植80万亩,为稻农增加经济效益0.8亿元。1994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金珠1号”作为唯一的粳稻新品种被国家科委确定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向全国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