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耒《夜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耒《夜坐》

张耒《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释】 ①庭户:庭院。

【译文】 秋月朗照,庭院悄寂无人;夜霜欲降,先感觉空气清新。梧桐树不甘心在秋霜中衰谢,枝头的残叶迎着秋风仍发出响声。

【集评】 林庚、冯沅君:“‘梧桐’二句,写物而有人在,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味。”(《中国历代诗歌选》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袁行霈、崔承运:“这首诗首句起得平稳,次句承接自然,三句陡然转折,末句推向高潮。结构上的特点,是由诗人的整体构思决定的。由静看到细听,到深入地想,是诗的脉络。表现积极抗争的人生态度,则是诗的主旨所在。”(《宋诗鉴赏辞典》第704页)

【总案】 古诗中写到秋风残叶,总是充满了悲凉凄恻之感,因为那确是肃杀的季节的象征。但此诗则一反寻常,偏偏写残叶不甘衰谢的精神,真可谓出人意表。在这一点上,此诗比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更胜一筹。宋人作诗力避陈俗的精神,于此可睹一斑。


古代诗歌之张耒《夜坐》全译、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张耒《夜坐》

张耒《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今译

庭院里一片凝静,

只有一轮秋月洒下的光明。

夜霜欲落未落,气已先清。

梧桐不甘衰落,

几片秋叶迎着风儿啾啾有声。


张耒《夜坐》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张耒《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宋代知识分子大都看重学问,喜谈哲理,注意思考,这种特征常常反映在他们的诗歌中。这首绝句虽“不以言语句读为奇”(张耒《答李推官书》),但在内容上富有哲理意味,值得一读。

诗人先创造了一个很适宜人们思考问题的优美环境。夜深人静,月明星稀,熙熙攘攘的白天过去了,人心的躁动和尘世的喧闹也都化作举世酣梦,归于万籁俱寂。作者独自一人在户外默坐,清凉的夜气使他平时纷乱嘈杂的头脑变得冷静而清楚。此时此地,他可以从容而理智地来观察和感受大自然,同时,也对自己立身处世的大节加以审视反思。

接着,诗人看到高大的梧桐树傲然挺立,尚未凋落的桐叶在秋风中飘动,发出瑟瑟之声,像是在抗议寒气的侵袭,表示不甘衰谢的气骨。诗人目睹此景,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秋去冬来,树叶飘零,这本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诗人之所以会对它抱以同情之心,主要是想借物拟人,自抒怀抱。

张耒作为苏轼的门生,曾先后两次“坐党籍”,遭到许多打击迫害,还被贬谪迁徙,但他始终不屈不挠,意志更坚,史称:“顾义自守,泊如也。”(《宋史·文苑·张耒传》)因此梧桐与秋风抗争的艺术形象,其实就是作者的化身。尽管梧桐最终无法抗御冬季的来临,正如张耒个人无法与社会相抗衡一样,但置生死于度外,坚决保住自己的高风亮节却是可以做到的!

此诗没有明言反省,但是静默独坐,并由物及人,从梧桐树上受到触动,有感而发,则明显带着反省自我的特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