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耒1054—1114

北宋现实主义诗人。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市)人。自幼聪颖,十二岁能为文。神宗熙宁中进士,作过地方官,后入京任太常少卿等职。作官公正廉洁,家境一直贫寒。很得苏轼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风格朴素自然,继承了唐白居易和张籍的传统。写过很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也能词和散文。有《张右史文集》。

1

(词)宋·张耒

裂楮裁筠,虚明潇洒,制成方丈屠苏。

草团蒲坐,中置一山炉。

拙似春林鸠宿,易于秋野鹑居。

谁相对,时烦孟妇,石鼎煮寒蔬。

嗟吁。

人生随分足,风云际会(一作变化),漫付(一作伸舒)伸舒。

且偷取闲时,向此踌躇。

谩誇道、黄金建厦,繁华梦、毕竟空虚。

争如且、寒村厨火,汤饼一斋盂。


1

(词)宋·张耒

个人风味。只有江梅些子似。

每到开时。满眼清愁只自知。

霞裾仙佩。姑射神人风露态。

蜂蝶休忙。不与春风一点香。


1

(词)宋·张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

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

楚天晚,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

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沈浮。

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1

(词)宋·张耒

含羞倚醉不成歌。

纤手掩香罗。

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

相见时稀隔别多。

又春尽、奈愁何。

张耒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熙宁间举进士登第,授临淮县尉,后历官起居舍人、太常寺少卿等职。其诗受张籍、白居易影响,不少诗歌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对劳动人民的痛苦深致同情。诗风亦明白条畅,不事雕琢。但由于过于强调“满心而发,肆口而成”,部分诗不免有粗率之病。有《柯山集》。

☚ 晁补之   周邦彦 ☛
张耒

张耒

张耒 (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 (今属江苏) 人。少聪颖。游学于陈,当时做学官的苏辙十分器重,并因而结识苏轼,成为苏门的学士之一,20岁登进士第。历官为起居舍人,直龙图阁,知润州。宋哲宗绍圣初年(1095年),坐党籍贬宜州,继贬黄州监酒税,再徙往复州。宋徽宗继位后,再次被起用,召为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闻苏轼辞世,举哀行服。因此崇宁初年(1102年)复坐党籍落职,贬为房州别驾、安置黄州。五年后,居住陈州。长期闲居,生活清贫。60岁时卒。诗词兼工,有 《张右史文集》。

☚ 题谷熟驿舍二首   七月十六日题南禅院壁 ☛
张耒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父、祖尝仕县令、学官。耒“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秋怀十首》之一)。十七岁作《函关赋》,已传人口。熙宁六年(1073)登进士第,授临淮主簿。元祐元年(1086),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寻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再贬监竟陵郡酒税。徽宗立,起为黄州通判,历知兖州、颍州、汝州。崇宁初,入元祐党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大观年间,移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张右史文集》六十卷。词存六首。赵万里辑为《柯山诗馀》一卷。张耒《倚声制曲三首序》云:“予自童时即好作文字,每于他文,虽不能工,然犹能措词,至于倚声制曲,力欲为之,不能出一语。”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评其《秋蕊香》一词,谓“味其句意,不在(元祐)诸公之下”。

☚ 晁补之   侯蒙 ☛
张耒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游学陈州,识苏辙。熙宁六年,登进士第。熙宁七年,授临淮主簿。熙宁九年,丁父艰。元丰元年(1078),任寿安尉。元丰六年,罢,居洛。次年,到咸平丞任。哲宗元祐元年(1086),至京师,为太学录,试学士院,迁秘书省正字。元祐五年,除著作佐郎。元祐六年,除秘书丞,旋除著作郎,兼国史院检讨官。元祐八年,除起居舍人。绍圣元年(1094),知润州,旋移宣州。绍圣三年,罢宣守,入京,除管勾明道宫。次年,谪监黄州酒税矾务。元符二年(1099),坐元祐党籍,再谪复州监酒。元符三年,通判黄州,旋移知兖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召为太常少卿,出知颍州。崇宁元年(1102),知汝州,又坐党籍落职,责授房州别驾、黄州安置。崇宁五年,去黄州,赴淮阴。政和四年(1114),卒。耒幼颖异,十三岁能为文,十七作《函关赋》,已传人口。他出仕之初,已慨叹“予生之多艰”(《怀知赋》)。他的作品,最富于关怀人民的内容(钱鍾书《宋诗选注》),如《劳歌》反映“长街负重民”出卖苦力的艰辛,《诉魃》历陈“秀者燋兮实者悴”的严重旱情,《输麦行》写农民劳动所得“半归仓廪半输王”的痛苦,《和晁应之悯农》写壮夫为盗乃因“力田竟岁犹无获”,《有感》讽刺虐害人民的官吏。他也写农民丰年的欢乐,如《感春》。他的诗以平实见称,很少用僻典。出仕之初所作《初见嵩山》、《福昌官舍》,明白晓畅,已形成风格。晁补之《鸡肋集》卷一八《题文潜诗册后》所云“君诗容易不着意,忽似春风开百花”,杨万里《诚斋集》卷四○《读张文潜诗》所云“晚爱肥仙(按:即张耒)诗自然,何曾绣绘更雕镌”,就是对这种风格的赞扬。《宋史·张耒传》谓耒诗“效白居易体,乐府效张籍”。《宋诗钞》则谓其“近体工警不及白”,《宋诗选注》亦谓其诗“词意每每复出叠见,风格也写意随便得近乎不耐烦,流于草率”。然总的说来,其诗在苏轼门中,“要在秦、晁以上”(《宋诗钞》)。《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 游酢   周邦彦 ☛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市)人。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神宗熙宁中进士,历临淮主簿,累迁著作郎、史馆检讨。绍圣初知润州,坐党谪官。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出知颍、汝二州,复因党祸罢官。原有《张右史文集》一百卷,已佚,今有影印旧钞本六十卷。
索引:张耒,文潜,柯山,右史。

张耒

张耒1054—1114

宋代人。张耒很少作词,但善论词,所作《东山词序》即其论词名篇。序称贺铸词“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强调词是创作主体情性的自然流露,并从儒家诗教的角度确认词的文学特性和地位,具有较鲜明的理论色彩。

☚ 晁补之   李清照 ☛

张耒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弱冠第进士,历秘书省正字、起居舍人,绍圣初谪监黄州酒税,坐党籍,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寻得自便,居陈州。工诗,亦能词,有赵万里辑《柯山诗馀》,计得六首,凄婉涵藉。

☚ 陈师道   周邦彦 ☛
张耒

张耒1054—1114

北宋辞赋家、文学家。 《宋史》有传。 字文潛,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少以文章见赏于苏轼苏辙兄弟。熙宁六年(1073)进士,元祐初试馆阁,授秘书省正字、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后擢为起居舍人,绍圣初以龙图阁知润州。后坐元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再徙复州。徽宗即位起为黄州通判、知兗州,入为太常少卿,又出知颍、汝二州。崇宁初,以曾为苏轼“举哀行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后得自便居陈州,旋卒。张耒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文学主张颇似苏轼,诗歌有较高成就。亦作赋,今尚传赋作三十余篇,以咏物抒情之作为主,篇幅多短小(如《蜘蛛赋》仅50字),或为骚体,或为文赋,语言清新,于中可窥洒脱襟抱。著有《柯山集》。

☚ 宋之问   张问 ☛

张耒【同义】总目录


张耒肥仙
张耒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生长于楚州淮阴(今属江苏)。张耒13岁能文,曾游学陈州,受到学官苏辙爱重,因得从学于苏轼。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元祐初占试馆阁,授秘书省正字,官至起居舍人。绍圣中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徽宗立,起为黄州通判,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不久出知颍、汝二州。崇宁间为言官弹劾,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后得自便居陈州。
张耒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齐名,号称“苏门四学士”。其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除个人抒情遣怀之作外,写田野风光、稼穑艰难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较多,颇有白居易、张籍、王建之风,代表作有《田家三首》、《和晁应之悯农》、《劳歌》等。由于他错误地认为作品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得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者”,忽视艺术形象的提炼和遣词造句的推敲,结果,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及其艺术感染力。其词写得深婉多情,风调略与秦观词相近。
张耒是一位大力作赋的作家,其赋《柯山集》中收32篇,又古乐府歌词之最后一卷所收10篇亦为骚赋。他的赋不论是说理或言情,大多是“直寄其意”,不事雕琢,与黄庭坚、秦观异趣。其优点是冲淡自然,言尽意止,缺点是率意而成,多缺少精深之思。代表作有《鸡鸣赋》、《雨望赋》、《哀伯牙赋》、《友山》等。又因张耒受儒家温柔敦厚之教颇深,故其赋大旨多归于平和,如《逐蛇》的结论是逐蛇,而不是击蛇、斩蛇;《斋居赋》鼓吹慎独的道德修养等。

☚ 晁补之   苏过 ☛

张耒1046~1106

北宋官吏。字文潜。楚州淮阴 (今江苏淮阴) 人。善文学,曾从苏辙学,举进士。苏轼称其文,召为太学。元祐初为著作郎,兼史院检讨。集有《治风方》1卷。

张耒

张耒1054—1114Zhang Lei

宋代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豪州谯县(今安徽亳县)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熙宁六年(1073)进士。元祐初授秘书省正字,官起居舍人。绍圣中谪监黄州酒税。崇宁间再贬居黄州。张耒从学于苏轼,论文主张文理并重。创作以诗歌成就较高。描写田园生活和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张籍、王建乐府诗之风。他的诗风平易晓畅,写景抒情,清新自然。“闲淡平整,时近唐人”。也有些作品锤炼不够,伤于粗直。张耒的文章内容广泛,风格质朴平实。词作甚少,现存仅6首,风格略近于秦观。诗文集有《柯山集》、《宛丘集》、《张右史文集》等不同传本。

☚ 秦观   晁补之 ☛

张耒1054—1114

北宋诗人。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熙宁进士,官至太常少卿。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效白居易,乐府效张籍,风格平易,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有《张右史文集》。

宛邱集/柯山集/张右史文集/宛邱先生文粹

☚ 王令集   宛邱集 ☛

张耒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属江苏)。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元佑初授秘书省正字,官至起居舍人,绍圣中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徽宗立,起为黄州通判,历知、颖、汝等州,坐元佑党,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寻得自便,居于陈州。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文,以诗歌成就最高。论文渊源于三苏,主张主理并重,平易自然。苏轼称其文甚似苏辙“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答张文潜书》)。著作今存《柯山集》50卷,《张右史文集》60卷等。

☚ 晁补之   李廌 ☛

受知苏轼

☚ 屈宋之才   受知苏轼 ☛

张耒1054~1114Zhang Lei

man of letters of the Song Dynasty. Works: Preface to Collection of East Mountain,First Impression of Song Mountain,Song of the Tired,Ballad of the Drought,etc.

张耒1054—1114

北宋诗人。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 (今江苏淮安) 人。熙宁进士。绍圣初,知润州,坐党谪官。徽宗时,召为太常少卿,出知颍、汝二州,复坐党籍落职。他有才气,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称为苏门四学士。其诗有唐白居易、张籍之风,语言平易自然。又工词。有《柯山集》。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宋楚州淮阴(江苏淮阴)人,幼颖异,十三岁能文。熙宁进士。累迁至史馆检讨。绍圣初,坐党籍谪监夏州酒税。后又入党人碑,落职,贬房州别驾。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称其文“汪洋冲淡,有一唱三叹之声”。笔力雄健,尤以骚词为长。著有《张右史文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