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邹荻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邹荻帆1917—1995

湖北天门人
诗人。历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诗刊》主编等职。著有《在天门》、《雪与村庄》、《邹荻帆抒情诗》等。
原名:邹文学
笔名:邹荻帆、史纽斯、陆泉、周公之、闻方、祥麟、德府

邹荻帆

邹荻帆速写
邹荻帆写诗轶事
邹荻帆
邹荻帆
邹荻帆
邹荻帆自传(1917— )
吕剑
高进贤
林曼叔等
蒋心焕 朱德发
李立明
文汇月刊1981年11期
人物1983年5期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96页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02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62页
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第389页

邹荻帆

著名诗人邹荻帆在北京逝世
邹荻帆(1917— )
李维民主编
复旦大学校友联络
处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6)第190页
复旦学子第229页
邹荻帆

邹荻帆1917—1995

诗人。湖北天门人。抗战前夕开始发表诗作。抗战后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曾与冯乃超、穆木天等创办诗刊《时调》。1938年去大别山区文化工作团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参加救亡演剧二队,在武汉等地从事演剧活动。1941年在复旦大学外文系求学时,继续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后期诗作有更为鲜明的革命内容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注意追求意境的深远和词语的华美。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协外委会委员、《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世界文学》编委等职。主要作品有诗集《意志的赌徒》《雪与村庄》《青空与林》《噩梦备忘录》《走向北方》《祖国抒情诗》《都门的抒情》《浪漫曲》《爱与死的搏斗》,散文集《春花秋月何时了》,长篇小说《大风歌》等。另有译诗多种。有《邹荻帆抒情诗》。

☚ 成荫   苏青 ☛
邹荻帆

邹荻帆1917.5.5—

原名邹文学。笔名有狄凡、杨令、史纽斯等。湖北天门人。生于以木工为业的小市民家庭。读过初中,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入湖北省师范学校学习。其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载于武汉《文艺》、《中国新诗》、广州《文艺阵地》,以及报纸副刊上。1937年初在上海《文学》月刊发表诗作《做棺材的人》和《四月》。同年7月在上海《中流》半月刊发表报告长诗《没有翅膀的人们》。这些诗作反映了农村劳动人民所受的压迫和灾难,控诉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抗战爆发后,在武汉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与冯乃超、穆木天、锡金等人创办诗刊《时调》。1938年5月在烽火社出版诗集《在天门》。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批判,出版后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查禁。193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与臧克家、黑丁等人在大别山参加文化工作团,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年参加洪深、金山、王莹等人领导的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二队,去武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演剧活动。嗣后曾于1940年入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和经济系读书,又做过中小学教员、报纸编辑、新闻社翻译、飞机修理厂工人等。这期间,先后出版了抗日诗集《尘土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版)、《青空与林》(重庆建国书店1942年版)、 《雷与村庄》(成都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版)、《总攻击令》(新群出版社1949年版),长诗《木厂》(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版),讽刺诗集《意志的赌徒》(桂林南天出版社1942年版)、《噩梦备忘录》(1949年自刊于香港)、《跨过》(三联书店1949年版)等。又曾与姚奔、曾卓、绿原、冀汸等人在重庆编辑不定期诗刊。还翻译过托尔斯泰的小说《克罗采长曲》(重庆文聿出版社1943年版),托尔斯泰寓言集《鹰和鸡》(建国书店1943年版)。建国后,初在对外文化联络局工作,以后曾任《世界文学》编委、 《文艺报》编辑部主任、 《诗刊》副主编等职。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建国后出版的作品有:诗集《走向北方》(1953年)、《祖国抒情诗》(1957年)、《金塔一样的麦穗》(1957年)、 《风驰电闪》(1959年)、《樱红陌上,鸥飞大海》、《如果没有花朵》、《布谷鸟与紫丁香》,译诗集《托马诗选》、《依克巴尔诗选》(与陈敬容合译)、《少女的声音》,长篇小说《大风歌》等。此外还写了中篇小说《“周口店”桑雨峰》、《柏柯年与赵若鸿》,另有大量诗作散见于各地报刊上。

☚ 邹绛   邹绿芷 ☛
邹荻帆

邹荻帆1917—Zou Difan

当代诗人。湖北天门市人。抗战爆发后发起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长期从事教育、翻译、编辑工作。出版有叙事长诗《在天门》、《木厂》,诗集《尘土集》、《意志的赌徒》、《雪与村庄》、《青空与林》,讽刺诗集《噩梦备忘录》、短诗集《跨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有诗集《总攻击令》、《走向北方》、《祖国抒情诗》、《金塔一样的麦穗》和《风驰电闪》等。另有长篇小说《大风歌》,翻译作品:托尔斯泰的小说《克罗采长曲》、寓言集《鹰和鸡》,罗马尼亚的《托马诗选》,巴基斯坦的《依克巴尔诗选》(与陈敬容合译)等。
邹荻帆早期的作品多描写农村劳动群众所遭受的压迫和苦难,控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热情颂扬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做棺材的人》、《没有翅膀的人们》、《在天门》等都是这样的作品。解放后多抒写祖国的新面貌,歌唱社会主义事业。他的诗注重铺叙,诗行舒放、自然,时有妙语佳句。组诗《都门的抒情》对于首都人民日常生活的描写,细腻、清新,充满真情实感,受到好评。

☚ 韦其麟   严辰 ☛
邹荻帆

邹荻帆1917~1995

现当代诗人。湖北天门人。193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校。在大别山区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工作,随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在武汉、桂林、香港一带从事演剧活动。1940年考入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创办并主编过《诗垦地》丛刊。毕业后当过教师和编辑。建国后曾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诗刊》副主编、主编。三十年代即开始写诗,1936年相继在《文学》、《中流》发表长诗《做棺材的人》、《没有翅膀的人们》,反映农村劳动人民所受的压迫和灾难。1937年后陆续出版诗集《在天门》、《木厂》、《尘土集》、《雪与村庄》、《青空与林》、《噩梦备忘录》、《意志的赌徒》、《跨过》等。这些诗,大部分都颂扬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战斗意志,诗句多较华美。建国后又陆续出版诗集《总攻击令》、《走向北方》、《祖国抒情诗》、《金塔一样的麦穗》、《风驰电闪》、《布谷鸟与紫丁香》、《邹荻帆抒情诗》、《假如没有花朵》,以及长篇小说《大风歌》和散文集、翻译作品多种。他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最活跃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大都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意象鲜明、节奏明快、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 郭小川   蔡其矫 ☛
000064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