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遇仙立效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遇仙立效散 《和剂局方》卷六

【组方药物】 御米壳(去蒂、盖,炒黄) 川当归(洗) 甘草各60克 赤芍药 酸榴皮 地榆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为粗散。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小儿量岁数加减,以愈为度。
【主要功效】 涩肠止泻,和血止痛。
【适应病证】 恶痢,便下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脐腹绞痛,或下五色,或如鱼脑,日夜无度,或噤口不食者。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腥臊等物。

遇仙立效散

遇仙立效散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又名遇仙立效饮子。方由御米壳(去蒂盖,炒黄)、川当归(洗)、甘草各二两,赤芍药、酸榴皮、地榆各半两。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温服。小儿量岁数加减。忌生冷、油腻、腥臊等物。功能涩肠止泻,和血止痛。主治久痢,便下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脐腹绞痛,或下五色,或如鱼脑,日夜无度,或噤口不食者。
痢疾一证,病久不愈则邪气既衰,正气亦虚,故虽然痢下赤白,里急后重,亦宜邪正兼顾。方中石榴皮酸涩涩肠,止泻止血,地榆治“赤白痢并水泻”,与石榴皮配合应用可以增强止痢之功。御米壳(即罂粟壳)涩肠止泻之功较好,方中用量较重(二两),为石榴皮的四倍,说明立意在于固涩,但对久痢而湿热未尽者,用量可适当减少。川当归养血和血,与芍药、甘草同用,可以加强缓急止痛之效。对于痢久而正气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里急后重明显者,可加木香以调气。但痢疾初起湿热蕴阻兼有积滞者,忌用。
必效饮子(《传信适用方》卷二) 罂粟壳二钱半,木香二钱半,甘草(炙)二钱,地榆二钱。上药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功能涩肠止泻,理气化湿。主治赤白痢。
固肠丸(《世医得效方》卷五) 吴茱萸(捡净)、黄连(去须)、罂粟壳(去穰蒂)各等分。上药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下。功能涩肠止泻,清热化湿。主治脏腑滑泄,昼夜无度。本方证为久泻中虚,湿热未尽,故以吴茱萸配黄连清热化湿,罂粟壳以固涩止泻。
大宁散(《卫生宝鉴》卷十八) 黑豆二十粒,甘草(生用)二寸半,粟壳(去须蒂,半生半炒)二个。上为粗末,作一服,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温服。功能健脾补气,涩肠止泻。主治妊娠下痢赤白,及泄泻,腹中疼痛者。

☚ 纯阳真人养脏汤   诃子皮散 ☛
000045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