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凫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凫肉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日凫(《诗经》),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凫(《纲目》)。 基源 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 原动物 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 L. 历史 《纲目》:“凫,东南江海湖泊皆有之。肥而耐寒。或云,食用绿头者为上,尾尖者次之。 海中一种冠凫,头上有冠。并宜冬月取之。 ”即指此种。 形态 体长约60cm。 嘴呈黄绿色,嘴甲黑色。 虹膜红褐色。 雄鸟头和颈辉绿色,颈下有一白环。上背和肩暗褐色,密杂以黑褐色纤细横斑,并镶著棕黄色羽缘;下背转为褐,羽缘较浅。 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并著金属绿光辉。两翅大都灰褐色;翼镜蓝紫色,其前后缘均为绒黑色,更外缀以白色狭边,三色相衬极为醒目。尾羽大部分白色,仅中央4枚色黑而上卷。胸栗色,羽缘浅棕;下胸的两侧、肩羽及胁大多灰白;腹淡灰;尾下覆羽绒黑色。雌鸟羽不卷,体黄褐色,并杂有暗褐色斑点。脚橙黄色,趾间有蹼,爪黑色。 生境与分布 栖息河湖芦苇丛中。主食植物,兼吃贝类、蠕虫及甲壳类等。 在中国北方繁殖,在长江流域等地区越冬。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药性】:性味 甘,凉; ❶ 《食疗本草》:“寒。” 归经 《本草求真》:“入脾、胃、肺、肾经。” 功效 补中益气,消食和胃,利水,解毒。 主治 病后虚羸,食欲不振,水气浮肿,热毒疮疖。 ❶ 《食疗本草》:“主补中益气,消食,消虫,平胃气,调中。又身上诸小热疮,多年不可者,但多食之。” ” 用法用量 内服:炖食1只,分几次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日华子本草》:“治热毒风及恶疮疖、杀腹藏一切虫,大补益病人:凫肉1只,炖食。” 张璐《本经逢原》:“凫,味极甘美,病人食之,全胜家鸭,以其肥而不脂,美而易化,故滞下泄泻,咳逆上气,虚劳失血,及产后病后,无不宜之。虽有安中利水之功,而方书曾未之及。孟诜除十二种虫等治,未能深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