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青年时起义归附南宋,主张抗金。65岁时还出任镇江知府,壮心不已。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词作,风格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醉里:是作者在醉里,带着几分酒意的意思。媪:老年妇女。无赖:无聊,没有事情做。

入选理由

任何人读后都一定会难忘这一幅人情自然,社会祥和的乡村风俗画。

诗词赏析 真实见闻才能写得如此生动。词中有“吴音”二字,那就是在吴地的见闻,即今江苏长江以南一带的所见所闻。根据作者的经历,他率领起义军南下之后,南宋朝廷授予他江阴签判官,江阴即今江苏江阴市,正在长江以南。作者在那里为官几年后漫游吴楚各地,本篇大概就是这一时期写的。另外,初到一陌生之地,对当地的语音方言印象最深。作者是北方人,听到南方的吴音就感到很新鲜,也可说明本篇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上阕写一户在溪边居住的人家,他们住的低矮的茅屋,屋旁溪边长满青草,显然是农家。然后就一气而下全写人,从老写到少。先是老夫妻在交谈,醉意朦胧的“我”听他们说的话像音乐一样悦耳,尽管不懂意思,但却可以感受出那语调之亲切。这也透出作者对人民的情感倾向:爱人民。下阕接写他们的三个儿子,老大在干农活,给豆苗除草;老二正在编织鸡笼,也为家庭干活;小儿子最有趣,因年龄太小而没事可做,只有在溪边躺着,还一边剥着莲米。这些很可能是作者看到的真实情景,不过小儿子天真憨态的特写镜头却特别可爱,可以成为永恒的文学形象。

词的韵脚很密,句句押韵,作者又借用古代民歌写“大妇、中妇、小妇”的连贯句式,于是就有接连不断的画面映入眼帘,如同电影镜头一样联系紧密。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篷。。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

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反问句: “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一些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这实际上是从《庄子·马蹄篇》 “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写化出,却比《庄子》写得更为生动,更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别是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宋词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吴音:此处指上饶一带口音,这里古属吴国。媚好:绵软好听。媪(ao袄):古时对老年妇女的尊称。②亡赖“同“无赖”,这里指小孩顽皮。

【译文】 一排茅屋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青青的野草。谁家老公公老婆婆喝醉了,操着柔美的吴音愉快地谈笑?

这家的大儿子正锄草在溪东的豆田中,二儿子坐在门口编织着鸡笼。那小儿子十分顽皮招人爱,他躺在溪边正在剥吃莲蓬。

【集评】 现代·俞平伯:“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顽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无赖’,本不是什么好话,这里却只作小孩子顽皮讲,所以说‘最喜’,反语传神,更觉有力。”(《唐宋词选释》下卷)

【总案】 这是作者专写江西地区田夫野老之家的生活情态的一首农村词。风格恬淡,笔触清新,画面鲜活生动,溪边民家老少五人各具面目,形象逼真,声吻与动态富于立体感,使人读之觉得历历如在眼前,足见作者描写能力之高。其中尤以喝酒谈笑的老人和卧剥莲蓬的小儿写得最为传神,完全符合他们各自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征。俞平伯谓“客观地写农村景象”,其实从场面描写之闲适从容亦可窥见作者精神世界中纯真质朴、追求朴野平淡之趣的那一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