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转运核糖核酸(trna)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转运核糖核酸(tRNA) 转运核糖核酸(tRNA)转运核糖核酸广布于各种细胞的胞液中,以前曾被称为可溶性RNA (sRNA),含量约占细胞总RNA的15%,以自由状态或与氨基酸结合的形式而存在。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类RNA,从各种细胞中分离提纯并确定了核苷酸序列的tRNA已有一百多种,它们都是由74~94个核苷酸组成,以含稀有核苷酸较多为其特点,分子量约为2.3万~3.0万道尔顿,沉降常数为4S,故又常被称为4S RNA。tRNA的主要功能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在特异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协助下,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特异的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却可被几种tRNA转运,这样的tRNA称为同功tRNA,例如大肠杆菌中能转运缬氨酸的同功tRNA有三种,能转运亮氨酸的同功tRNA有五种。可见用以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虽然只有20种,但转运这些氨基酸的tRNA则远不止此数; 实验证明,由一种细胞分离出的4S RNA制剂中往往含有60~80种tRN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共性也有特性。
图1 tR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A.酵母丙氨酸tRNA; B. 酵母丝氨酸tRNA2,其中带*的U改为C,G改为A后,即成为其同功tRNA1
图2 tRNA的三叶草形二级结构 各部位中指出的特定核苷适用于除真核起动tRNA的其他所有tRNA。Pu及Py代表嘌呤核苷及嘧啶核苷;α及β代表1~3个核苷,其中主要是D,其他说明见正文三级结构 tRNA三叶草形二级结构的某些部位之间通过一定的空间联系可形成三级结构。1974年Kim等人和Robenrtus等人对高纯度的酵母苯丙氨酸tRNA同时分别进行了高分辨率的X线衍射分析,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一致确定了酵母tRNA苯丙的三级结构 (图3)。此结构有下列几个特点: ❶整个tRNA分子的外形如同一个倒写的L字母或近似一个字母T,L的一端为氨基酸臂,另一端为反密码环,L的拐角处则由TψC环及D环的一部分组成; ❷氨基酸臂的茎部与TψC茎相接而形成一个连续的较长的双螺旋(12个碱基对); ❸D茎和反密码茎相接而形成另一个连续的双螺旋(9个碱基对)其中D茎由于额外生成了U ·A14和G15·C4 新碱基对而增加了双螺旋的长度; ❹这两个双螺旋彼此垂直; ❺二级结构中的某些原单链上的核苷酸之间可通过三级氢键的生成而形成若干个新的碱基对或碱基三联体(图4),以保持和稳定该三级结构。例如在酵母tRNA苯丙中(图4)可生成第三级新碱基对的有U 和A14、G15和C48、G1 和ψ55、 G18和C56、 m2G10和G45、m22G26和A44、 T54和m1A58;可生成碱基三联体的有U12A23和A9及C13·G22和m7G46。稀有核苷及其功能 与其他各类RNA相比,tRNA的特点之一是其分子中含有多种稀有核苷(酸),其量约占总核苷数的5~20%。例如由76个核苷酸组成的酵母tRNA丙中有10个是稀有核苷,由85个核苷酸组成的酵母tRNA丝中有14个是稀有核苷,由85个核苷酸构成的鼠肝tRNA丝中含17个稀有核苷,由75个核苷酸组成的真核细胞起动tRNA中有8个是稀有核苷等。这些稀有核苷都是在tRNA全分子水平上由通常的四种基本核苷(A、G、C、U)经酶促修饰而成,修饰作用主要是通过甲基化、硫化以及其他某些特殊反应。修饰部位可发生在基本核苷的碱基上,生成m1A、m6A、m62A、m7G、i6A、m5S2U等; 或发生在基本核苷的核糖上,生成各种2′-o-甲基核苷,即Am、Gm、Um、Cm等; 也可同时发生在碱基及核糖之上,生成m5Um、m4Cm等; 此外,修饰作用还可能发生在碱基和核糖的连接方式上,生成ψ和ψm等。tRNA分子中的稀有核苷大多分布在其多核苷酸链的特定部位上,而且位于单链部位 (各个臂的连接处及环上)中的多于位于双螺旋(各个臂的茎)部位中的; 真核细胞tRNA中的多于原核细胞tRNA中的。就现在所知,所有tRNA的反密码3′端相邻的核苷酸(常称为“反密码3′边”核苷酸)都是嘌呤核苷酸,而且其中的核苷只有极少数是未被修饰的腺苷,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单纯甲基化的稀有核苷,如m1G、m6G、m2A、m1I等或高度修饰的稀有核苷,如i6A、ms2i6A、t6A、m6t6A、Y、Yt等。某些这类稀有核苷的结构式如图6。实验证明,tRNA反密码3′-边核苷的修饰度愈高 (例如ms2i6A>i6A>mA),则该tRNA与mRNA及核蛋白体的结合能力愈大,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效能愈高。此外还发现,tRNA的反密码3′-边稀有核苷若为i6A或ms 6A时,此类反密码必定都识别以U起始的密码子;若为t6A或mt6A时则必定都识别以A起始的密码子;若为m2A、m1G或A时则主要识别以G起始的密码子。这种现象似乎显示反密码3′-边稀有核苷对于监督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准确结合起一定的作用。此外tRNA反密码子本身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核苷酸 (从5′端数起) 虽然都是非修饰核苷,但其第一个核苷大多为稀有核苷, 其中以次黄苷 (I)最多, 其次是m A、 m5C、Cm、Gm. N4-乙酰胞苷以及下列一些高度修饰的稀有核苷(图7)。根据Crick的摆动学说,tRNA反密码子的第一个核苷(通称摆动核苷或变偶核苷)可以通过适当摆动或扭转而与mRNA中密码子的第三个核苷进行非典型的互补配对,通称变偶碱基对。例如反密码子中的变偶核苷U既可与密码子中的第三核苷A互补结合 也可与第三核苷G配对结合; 同样,G可与C或U互补结合, I(次黄苷)可与C或U或A互补配对,核苷Q (图7) 可与U或C配对结合等。通过变偶作用,一种氨基酸tRNA的反密码子可与mRNA的几种密码子互补结合,这对于加速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显然有利。
图3 酵母苯丙氨酸tRNA的三级结构 连续粗线表示磷酸核糖骨架,细长线表示双螺旋基中的碱基对,虚线表示三线结构中形成的新碱基对,短细线代表不配对碱基
图4 酵母苯丙氨酸tRNA三级结构中的碱基三联体A.U12·A23·A
图5 以三叶草形二级结构排列的酵母苯丙氨酸tRNA的核苷酸序列 双螺旋基中的碱基对氢键用大圆点表示,三级结构中新碱基对氢键用细长线表示,以便与图比较
图6 “反密码3′-边”的某些稀有核苷
图7反密码中第一位(5′端)的某些稀有核苷 ☚ 核蛋白体核糖核酸(rRNA) 脱氧核糖核酸(DNA)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