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二十四番風信”、“二十四番風”、“二十四番花信”、“廿四風”。風應花期而至,計二十四番,其來有信。由小寒至穀雨,凡四個月,共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五日爲一候,每候應以一種花之信風,故稱。每個節氣三信。小寒節三信: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節三信:瑞香、蘭花、山礬;立春節三信:迎春、櫻桃、望春;兩水節三信:菜花、杏花、李花;驚蟄節三信:桃花、棠棣、薔薇;春分節三信:海棠、梨花、木蘭;清明節三信:桐花、麥花、柳花;穀雨節三信:牡丹、酴釄、楝花。宋·週煇《清波雜志》卷九:“江南自初春至首夏有二十四番風信,梅花風最先,楝花風居後。”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宋·徐俯詩:“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元·顔子俞《清平樂·留王静得》詞:“二十四番風後,緑蔭芳草長亭。”元·袁華《水調歌頭·宴顧仲瑛金粟影亭賦桂》詞:“三百六橋春色,二十四番花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五回:“樓東乙字初三月,亭北丁當廿四風。”參閲南朝梁·宗懔《荆楚歲時記》、宋·程大昌《演繁録·花信風》、宋·王逵《蠡海集·氣候類》。一説每月有兩番花信風,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風。參閲南朝·梁元帝《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