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势
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势,是一套署名陈希夷编订的,以坐式为主的导引锻炼功法。开始出现于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称为“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保生心鉴》中称“二十四气图”《中外卫生要旨》中称“陈希夷坐功图”。按陈希夷(?~公元989年)生于唐末,为五代、宋初道士,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人。名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他在后唐明宗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据说服气辟谷二十年,但日饮酒数杯,后移居华山。这套导引坐功势是根据不同的节气,制订的不同锻炼方法,在每一节气所主的十五天中,就以本节气的功法进行锻炼,以治疗某些疾病。每节约分坐功与治病两个内容,操作方法简单,治病范围广泛,可供参考。
正月立春(月份指农历,以下均同) 坐功; 宜每日子丑时(半夜十一时至次晨三时),叠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十五次。叩齿三十六,纳清吐浊,鼓漱咽津各三次。以下各节也都做叩齿、吐纳漱咽,不重述。治病: 除项痛、耳后痛、背痛、肩臂肘痛等各种痛症。正月雨水 坐功: 每日子丑时,叠手按髀,拗颈转身,引向左右,各十五次。治病: 除咽乾及咽痛喉痹,耳聋,目锐眦痛,颊痛等诸症。
二月惊蛰 坐功: 每日丑寅时(一时至五时),握固转颈,反肘向后,顿掣三十次。治病: 除目黄口干,鼻衄喉痹,面肿暴哑,头风牙宣,目暗羞明,鼻不闻臭,遍身疙疮等症。
二月春分 坐功: 每日丑寅时,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四十二次。治病: 齿痛颈肿,耳聋耳鸣,耳后、肩臑、肘臂、背痛,皮肤殼殼然,坚而不痛瘙痒等症。
三月清明 坐功: 每日丑寅时,正坐,向左右换手,如引硬弓,各五十六次。治病: 除耳热耳聋,嗌乾,颈痛不可回顾,肘臂诸痛等症。
三月谷雨 坐功: 每日丑寅时,平坐,换手左右举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三十五次。治病: 除目黄鼻衄,颔颊肿痛,肘臂痛,掌中热等症。
四月立夏 坐功: 每日寅卯时(三时至七时),闭息瞑目,以两手交叉抱两膝,各三十五次。治病: 除臂肘挛急腋肿,手心热,喜笑不休等杂症。
四月小满 坐功: 每日寅卯时,正坐,一手举托,一手下按,左右各十五次。治病: 除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作痛,面赤鼻赤,目黄,掌中热,诸痛等症。
五月芒种 坐功: 每日寅卯时,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各七次。治病: 除虚劳咽乾,心痛胁痛,目黄面赤,消渴欲饮,善笑、善惊恐,上咳血,下气泄,头项痛等症。
五月夏至 坐功: 每日寅卯时,跪坐,伸手叉指,屈脚换踏,左右各三十五次。治病: 除腕膝痛,臑臂痛,掌中热痛,两肾内痛,腰背痛,身体重等症。
六月小暑 坐功: 每日丑寅时,两手踞地,屈压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各十五次。治病: 除肺胀满喘咳,咽乾,脐右小腹胀引腹痛,手挛急,身体重,半身不遂,腕无力,脱肛,健忘,喜怒不常等症。
六月大暑 坐功: 每日丑寅时,双拳踞地,返首向肩,作虎视,左右各十五次。治病: 除咳嗽上气喘,心胸膈满,肩臂背痛,掌中热,风寒汗出中风,洒淅寒热,小便数,皮肤痛及健忘,愁悲欲哭等症。
七月立秋 坐功: 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闭息,耸身上踊,凡五十六次。治病: 除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尘体无泽,头痛颔痛,目锐眦痛,腋下肿等症。
七月处暑 坐功: 每日丑寅时,正坐,转头左右,反两手搥背上,各三十五次。治病: 除肩背痛,胸痛,脊膂痛,胁肋髀膝、胫外踝等诸关节皆痛,少气咳嗽,喘咳上气等疾。
八月白露 坐功: 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左右推引,各十五次。治病: 除鼻衄,口渴脣疹,颈肿喉痹不能言,颜黑呵欠,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惊狂,狂歌上登,欲弃衣裸之等症。
八月秋分 坐功: 每日丑寅时,盘足而坐,两手掩耳,左右反侧,各十五次。治病: 除胁肋、腰股、膝膑、足跗肿痛,腹大水肿,遗溺矢气,腹胀,消谷善饮,胃寒喘满等症。
九月寒露 坐功: 每日丑寅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十五次。治病: 除脊痛腰折,狂颠,头两边痛,顖门顶痛,目黄泪出,鼻衄等症。
九月霜降 坐功: 每日丑寅时,平坐,舒两手,攀两足,随用足间力,纵而复收,三十五次。治病: 腰脚髀不能曲伸,项背腰尻、股膝髀痛,便脓血,小腹胀痛,欲小便不得,脚气,久痔脱肛等症。
十月立冬 坐功: 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挽肘,拗颈左右顾,两手左右托,各十五次。治病:除腰痛不可俛仰,咽乾,面尘脱色,胸满呕逆,头痛颊肿,目赤肿痛,两胁下痛引小腹,眩冒,耳无闻等症。十月小雪 坐功: 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挽肘,左右争力各十五次。治病: 除妇人小腹肿,丈夫㿉疝、 狐疝, 睾肿转筋阴缩, 遗溺癃闭, 洞泄,善恐,胸中喘急等症。
十一月大雪 坐功: 每日子丑时,起身仰膝,两手左右托,两足左右踏,各三十五次。治病: 除口热舌乾,咽嗌乾及肿,心烦心痛,黄疸肠癖,阴下湿,饥不欲食,面如漆,咳唾有血,渴喘上气目无见,心悬如饥,多恐,常若人捕等症。
十一月冬至 坐功: 每日子丑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十五次。治病: 除脊股痛,足痿顿,嗜卧,足下热,脐痛,脐下气逆,胁下背肩髀间痛,胸中满,腹痛,大便难,咳嗽,腰冷如冰,冻疮下痢等症。
十二月小寒 坐功: 每日子丑时,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首,用力左右各十五次。治病: 除食即呕,胃脘痛,腹胀中满,食减善噫,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黄口乾,身重怠惰嗜卧等症。
十二月大寒 坐功: 每日子丑时,两手向后,踞床跪坐,一足直伸、一足用力,左右各十五次。治病: 除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摇,或不能卧,股膝强直,尻阴臑胻足背痛,腹胀肠鸣,食泄不化,足胻肿,若水胀满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