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报冤记
《水乐大典·戏文一》著录。《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作《赵氏孤儿》。现有传本,为明周礼改编过的明金陵唐氏世德堂《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音释赵氏孤儿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徐元(叔回)据以改编成《八义记》传奇一本(存《六十种曲》本)。今莆仙戏流传有《岸贾打》(即《赵氏孤儿》),内容情节虽有所差别,剧本突出了“搜孤”、“害孤”事,但仍较多保存旧貌。本事出于《左传》、《国语》、《史记》,并见刘向《新序·节士篇》、《说苑·复恩篇》,以《史记》记载为详。剧本叙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大夫屠岸贾诬陷,全家被斩,仅一遗腹子赵武为程婴、公孙杵臼等百计藏匿,最后程婴用自己的儿子做替换,得以保全,此即赵氏孤儿。孤儿长大后,奏明父冤,灭屠岸贾全家以报,赵武复姓袭爵,诸义士受褒封。与南戏同题材的有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杂剧(今存《元曲选》本)。杂剧与南戏孰为先后,学者尚有不同看法。本剧以古朴取胜,作者不详。吕天成《曲品》评之曰:“《孤儿》事佳,亦可搬演,但其词太质……姑存其古色而已。”今莆仙戏、梨园戏、江西弋阳腔、湘剧、祁剧、辰河戏、川剧等均有本戏剧目并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