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孟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孟頫1254—1322

元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朝秦王赵德芳的后代。宋亡后居家,元世祖派人到江南搜访“遗逸”时,经程钜夫受荐于朝,颇为元世祖所赏识,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卒谥文敏。善书画,工诗文,风流文采在元初冠绝一时。书法尤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学李邕而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人称“赵体”。擅绘画,主张“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山水师法董源、巨然,人物、鞍马学李公麟,上追唐人;并用书法技巧写古木竹石, 自称“石如飞白木如籀”。他变革南宋院体格调,开创了元代画风。世存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四体千字文》等,画迹有《重江迭嶂》、《东洞庭》、《鹘华秋色》、《秋郊饮马》、《红衣天竺僧》等图。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有《松雪斋集》。其妻管道昇,字仲姬,亦工书画,擅画墨竹梅兰。

12

(词)元·赵孟頫

叠嶂千重碧,长江一带清。

瑶坛霞冷月胧明。

欹枕若为情。

云过船窗晓,星移宿雾晴。

古今离恨拨难平。

惆怅峡猿声。

(词)元·赵孟頫

袅娜江边柳,飘飖岭上云。

卸帆回棹楚江滨。

归信夜来闻。

欲拂珊瑚枕,先熏翡翠裙。

江头含笑去迎君。

鸾凤尽成群。

按:以上十二首见花草粹编卷二
(词)元·赵孟頫

片月生危岫,残霞拂翠桐。

登龙峰下楚王宫。

千古感遗踪。

柳色眉边绿,花明脸上红。

欲寻灵迹阻江风。

离思杳无穷。

(词)元·赵孟頫

雨过蘋汀远,云深水国遥。

渡头齐举木兰桡。

纤细楚宫腰。

映水匀红脸,偎花整翠翘。

行人倚棹正无聊。

一望一魂销。

(词)元·赵孟頫

碧水澄青黛,危峰耸翠屏。

竹枝歌怨月三更。

别是断肠声。

烟外黄牛峡,云中白帝城。

扁舟清夜泊蘋汀。

倚棹不胜情。

(词)元·赵孟頫

碧水鸳鸯浴,平沙豆蔻红。

云霞峰翠一重重。

帆卸落花风。

淡薄云笼月,霏微雨洒篷。

孤舟晚泊浪声中。

无处问音容。

(词)元·赵孟頫

松鹤堆岚霭,阳台枕水湄。

风清月冷好花时。

惆怅阻佳期。

别梦游蝴蝶,离歌怨竹枝。

悠悠往事不胜悲。

春恨入双眉。

(词)元·赵孟頫

绝顶朝云散,寒江暮雨频。

楚王宫殿已成尘。

过客转伤神。

月是巫娥伴,花为宋玉邻。

一听歌调一含颦。

幽怨竹枝春。

(词)元·赵孟頫

云里高唐观,江边楚客舟。

上升峰月照妆楼。

离思两悠悠。

云雨千重阻,长江一片秋。

歌声频唱引离愁。

光景恨如流。

(词)元·赵孟頫

芍药虚投赠,丁香漫结愁。

凤栖鸾去两悠悠。

新恨怯逢秋。

山色惊心碧,江声入梦流。

何时弦管簇归舟。

兰棹泊沙头。

(词)元·赵孟頫

晓色飘红豆,平沙枕碧流。

泉声云影弄新秋。

触处是离愁。

脸泪横波漫,眉攒片月收。

佳人欲笑卒难休。

半整玉搔头。

(词)元·赵孟頫

鹤信三山远,罗裙片水深。

高唐春梦杳难寻。

惆怅到如今。

十二峰前月,三千里外心。

红笺锦字信沉沉。

肠断旧香衾。


1

(词)元·赵孟頫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

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

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

想应如旧,春山淡淡,秋水盈盈。


1

(词)元·赵孟頫

云拥髻鬟愁。

好在张家燕子楼。

稀翠疏红春欲透,温柔。

多少闲情不自由。

歌罢锦缠头。

山下晴波左右流。

曲里吴音娇未改,障羞。

一朵芙蓉满扇秋。


1

(词)元·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

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

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1

(词)元·赵孟頫

水风吹树晚萧萧。

散发醉吹箫。

尘事苦如毛。

要洗耳、时听舜韶。

旧游何处,琼山银海,宫殿郁岧峣。

谁与共游遨。

尚记得、仙人子乔。


1

(词)元·赵孟頫

弄晴微雨细丝丝。

山色淡无姿。

柳絮飞残,荼蘼开罢,青杏已团枝。

阑干倚遍人何处,愁听语黄鹂。

宝瑟尘生,翠销香减,天远雁书迟。


1

(词)元·赵孟頫

春满皇州。

见祥烟拥日,初照龙楼。

宫花苑柳,映仙仗云移,金鼎香浮。

宝光生玉斧,听鸣凤、箫韶乐奏。

德与和气游。

天生圣人,千载稀有。

祥瑞电绕虹流。

有云成五色,芝生三秀。

四海太平,致民物雍熙,朝野歌讴。

千官齐拜舞,玉杯进、长生春酒。

愿皇庆万年,天子与天齐寿。


1

(词)元·赵孟頫

与魏鹤台饮夫容洲,牟成甫用东坡韵见赠,走笔和之,时己巳中秋也

行止岂人力,万事总由天。

燕南越北鞍马,奔走度流年。

今日芙蓉洲上,洗尽平生尘土,银汉溢清寒。

却忆旧游处,回首万山间。

客无哗,君莫舞,我欲眠。

一杯到手先醉,明月为谁圆。

莫惜频开笑口,只恐便成陈迹,乐事几人全。

但愿身无恙,常对月婵娟。


1

(词)元·赵孟頫

冰肌绰约态天然。

淡无言。

带蹁跹。

遮莫人间,凡卉避清妍。

承露玉杯餐沆瀣,真合唤,水中仙。

幽香冉冉暮江边。

佩空捐。

恨谁传。

遥夜清霜,翠袖怯春寒。

罗袜凌波归去晚,风袅袅,月娟娟。


1

(词)元·赵孟頫

李叔固丞相会间,赠歌者岳贵贵

满捧金卮低唱词。

尊前再拜索新诗。

老夫惭愧鬓成丝。

罗袖染将修竹翠,粉香吹上小梅枝。

相逢不似少年时。


1

(词)元·赵孟頫

昏晓相催,百年窗暗窗明里。

人生能几。

赢得貂裘敝。

富贵浮云,休恋青绫被。

归欤未。

放怀烟水。

不受风尘眯。


1

(词)元·赵孟頫

原误作雨中花,兹据律改

北陇耕云,南溪钓月,此是野人生计。

山鸟能歌,江花解笑,无限乾坤生意。

看画归来,挑簦闲眺,风景又还光霁。

笑人生、奔走如狂,万事不如沉醉。

细看来、聚蚁功名,战蜗事业,毕竟又成何济。

有分山林,无心钟鼎,誓与渔樵深契。

石上酒醒,山间茶熟,别是水云风味。

顺吾生、素位而行,造化任他儿戏。

按:珊瑚纲法书题跋卷九

1

(词)元·赵孟頫

瑞日当天。

对绛阙蓬莱,非雾非烟。

翠光覆禁苑。

正淑景芳妍。

綵仗和风细转。

御香飘满黄金殿。

喜万国会朝,千官拜舞,亿兆同欢。

福祉如山如川。

应玉渚流虹,璇枢飞电。

八音奏舜韶,庆玉烛调元。

岁岁龙舆凤辇。

九重春醉蟠桃宴。

天下太平,祝吾皇,寿与天地齐年。


2

(词)元·赵孟頫

爱风流二陆,曾共住、屋三间。

算京洛缁尘,平原车骑、争似身闲。

一区未输场子,更友于、室迩足清欢。

庭下新松楚楚,篱边细菊班班。

白头相对且团栾。

杯酒借朱颜。

任醉后长歌,笑时开口,乐最人寰。

功名十年一梦,记风裘雪帽度桑乾。

幸喜归来健在,放怀绿水青山。

(词)元·赵孟頫

爱青山绕县,更山下、水萦回。

有二老风流,故家乔木,旧日亭台。

梅花乱零春雪,喜相逢、置酒藉苍苔。

拚却眼迷朱碧,惭无笔泻琼瑰。

徘徊。

俯仰兴怀。

尘世事,本无涯。

偶乘兴来游,临流一笑,洗尽征埃。

归来算未几日,又青回、柳叶燕重来。

但愿朱颜长在,任他花落花开。

按:以上二十首元刊本松雪斋文集卷十

2

(词)元·赵孟頫

倚天百尺高台,雕檐画栋撑云表。

夜静无尘,秋魂万里,月明如扫。

谁凭栏干,玉箫声起,乘鸾人到。

信情缘有自,何须更说,姮娥空老。

我将醉眼摩挲,是谁人丹青图巧。

为惜秦姬,堪怜箫史,写成烦恼。

万古风流,传芳至此,交人倾倒。

问双星有会,一年一度,那知清晓。

按:孙氏书画钞
(词)元·赵孟頫

凌波罗袜生尘,翠旌孔盖凝朝露。

仙风道骨,生香真色,人间谁妒。

伫立无言,长疑遗世,飘然轻举。

笑阳台梦里,朝朝暮暮,为云又还为雨。

狼籍红衣脱尽,羡芳魂不埋黄土。

涉江径去,采菱拾翠,携俦啸侣。

宝玦空悬,明珰偷解,相逢洛浦。

正临风歌断,一双翡翠,背人飞去。


2

(词)元·赵孟頫

侬住东吴震泽州。

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

醉眼看山百自由。

(词)元·赵孟頫

① 仲姬题云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渺渺烟波一叶舟。

西风木落五湖秋。

盟鸥鹭,傲王侯。

管甚鲈鱼不上钩。

赵孟頫

赵孟頫

见“美术”类。

☚ 吴澄   鲜于枢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元代书法家、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十一世孙。入元,历官刑部主事,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为人才气英迈,诗文清远。工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落笔如风雨,一日能书万字,笔法圆转遒丽,号为“赵体”。相传天竺(印度)有僧求其书,归国视为珍宝。兼工篆刻, 以“圆珠文”著称。善画释像、山水、木石、花竹,尤精人马。所作有工整与豪放两种风格。董其昌评其所作“有唐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开创元代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绘画作品有《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水村图》、《红衣天竺僧像》、《东洞庭图》、《重江叠嶂图》等。亦工诗文。其诗意境苍凉, 多表达黍离之悲。间写闲情逸致,以和婉见长。能词。有《松雪斋集》。

☚ 倪骧   任仁发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宗室。曾袭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经程钜夫推荐,入元任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封魏国公,谥文敏。《元史》有传。孟頫工书法篆刻,亦擅画,为元代之冠。也善诗文,有《松雪斋集》、《琴原律略》、《印史》、《尚书集注》等多种著述传世。《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二首,表现故国之思与归隐之志,风格含蓄淡远,颇见神韵。

☚ 孔文升   不忽木 ☛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 (今浙江吴兴) 人。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入元后,历任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累官翰林学士承旨。暮年告老还乡,卒于家。追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博学多才,名满四海,是元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其诗流转圆润,直抒胸臆,有 “珊瑚玉树,自足映照清时”之誉。孟頫以宋朝皇族仕元,晚年不免深悔之。集中多寄情山水之作,也不乏酬赠僧侣道士之诗。有 《松雪斋集》 传世。

☚ 北寺昏钟   赠道隆上人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之后,五世祖赐第湖州(今属浙江),遂为湖州人。年十四,以父荫补官。入元,以程钜夫荐,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延祐六年(1319)请老归。至治二年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元史》卷一七二有传。杨载撰《行状》(《松雪斋文集》),欧阳玄撰《神道碑》(《圭斋文集》卷九)。诗书画皆自成家。书法遒丽圆转,人称“赵体”;山水、竹石、人物、鞍马并工,变南宋院体格调,开元代画风。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外集》一卷。词存集中卷三、卷一○。又有《十名家词》本、《宋元名家词》本《松雪斋词》一卷,《又次斋词编》本《松雪词》一卷、补遗一卷。沈雄《古今词话·词话下卷》引元人邵亨贞曰:孟頫“以承平王孙,而遭世变,黍离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长短句得骚人之遗。”

☚ 陈栎   同恕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南宋时,高宗无子,立子偁之子,是为孝宗。孝宗赐伯圭第于湖州(今属浙江),遂为湖州人。十一岁丧父,十四岁以父荫得官,后授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程钜夫荐孟頫于朝,受元世祖赏识。至元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至元二十七年,迁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后迁知汾州。武宗至大三年(1310),召至京师,为翰林侍读学士。仁宗延佑元年(1314),迁集贤侍讲学士。延祐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延祐六年,告老南归。英宗至治二年(1322)卒,年六十九,谥文敏。孟頫以宋宗室身份仕元五朝,曾在世祖面前赋诗,有“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之句,遂为士论所轻,赵氏宗族视其为叛子。孟頫曾往秀州看望族兄赵孟坚,孟坚只准其从后门入,会面加以冷嘲热讽,走后洗其坐具。他在蒙古贵族眼中也被视为贰臣,而由于受到世祖、仁宗恩宠,更招致人忌,经常遇到排挤倾轧。在这种外部非议、排挤以及自身的忧虑和自谴中,度过了富于悲剧性的一生。因其身份特殊,虽然仕元,但诗中也不免有故国之思,如有名的《岳鄂王墓》诗深得陶宗仪赞许,被认为是诸家咏岳王墓诗中的佼佼者。这种怀念故宋的感情在其怀古诗中有较明显的流露,如《钱塘怀古》。有的诗则表达了“一生事事总堪惭”的自我谴责,其中《罪出》一篇,诗语更为沉痛。还有一部分揭露现实黑暗的作品,如《送高仁卿还湖州》等。孟頫与戴表元相知颇深,同是推崇唐诗的著名诗家,就诗作总的成就来说,赵胜过戴。赵诗在元前期诗坛上有很大影响,明胡应麟《诗薮》称他“首创元音”,后人将他和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大家并称。其诗风格清丽,富于情趣,在各体诗作中,以七律最为出色。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通晓音律,又是书画名家,其书法被称为“赵体”,画山水、木石、竹花、人马尤精致,其画尚有手迹传世。著有《松雪斋集》十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元史》卷一七二有传。

☚ 熊鉌   陈深 ☛

赵孟頫1254—133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甲寅人。湖州(今浙江吴兴县)人。元代诗人、书画家。少以父荫补官,宋亡家居。元世祖时被荐用,授兵部郎中。历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延祐中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卒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十卷、外集一卷。
索引:赵孟頫,子昂,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甲寅人,文敏;鸥波亭、松雪斋。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元代著名书画家、辞赋家。《元史》有传。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为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之后,五世祖居湖州(今浙江吴兴),遂为湖州人。幼聪敏,读书过自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年十四以父荫补官,试中吏部诠法,调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读书。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由程巨夫推荐入京师,次年授兵部郎中。后迁集贤直学士,出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久之,除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召至京师。仁宗延祐元年(1314)改翰林侍讲学士,迁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三年(1316),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再三年得请南归。卒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孟頫以文才受到元统治者的欣赏。元仁宗比之为李白、苏轼。他是一个多面手。书法不论篆、籀、分、隶、真、行、草各体皆善,以圆转秀美的风格被人称为“赵体”;绘画开创了元风,不论山水、木石、花竹、人马都很精致,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主张诗要有寄兴,画贵有古意,文只求明理。其诗清邃奇逸,其文简朴质实。有赋5篇,其中《吴兴赋》很有气魄,《纨扇赋》、《修竹赋》、《赤兔鹘赋》很有六朝小赋的味道。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 赵秉文   钟惺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是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因五世祖居湖州(今浙江吴兴),遂为湖州人。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232)。他十一岁,父亲死去。因此,更加发愤苦读。由于聪明过人,十四岁,就以父荫补官。后参加吏部考试,授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居家力学。至元二十三年(1286),在侍御史程钜夫的推荐之下,应召北上入朝。由于文才相貌出众,颇得世祖赏识。但因蒙古大臣谏阻,孟頫的多项建议,未能施行。由于力不从心,为了摆脱同僚,特别是蒙古族权贵们的忌恨,力求外任。至元二十九年,他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兴利除弊,体察疾苦,深得民心。他在元朝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朝,先后做过兵部郎中、翰林侍读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集贤侍读学士中奏大夫、汾州知州、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死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一生的著述有《松雪斋集》10卷、外集1卷、续集1卷,共12卷。他的赋作主要有:《纨扇赋》、《吴兴赋》、《修竹赋》、《赤兔鹘赋》、《求友赋》等。
在政治立场上,赵孟頫身为宋朝皇族,却改节事元,且为显宦。因此,他颇受时论指责。在朝廷虽得世祖赏识,但力遭蒙古权贵排挤歧视,不过是文学侍从。他自知是“疏远之臣”,对重大问题不轻易表态。所以他思想感情十分矛盾、痛楚,且终生未释。由于处境艰难,因而他的作品虽有某些感慨故国沦亡之情,但却绝少指斥元朝黑暗统治之作。其赋作尤蕴藉清婉,墨淡平和,但读来颇有清新秀丽之感。他的《纨扇赋》,虽表现的是行常任道的儒家思想,但未从遇与不遇着墨,而别出新意,境界脱俗,简练而有风韵,生动而又感人,与他人赋作相比,确高一筹。除此之外,他的《修竹赋》、《赤兔鹘赋》、《吴兴赋》、《求友赋》等,在艺术上也颇具这样的特点,影响很大。
他除赋作出色之外,能诗善文,尤工书画。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誉:“论其才气,则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代第一,即其文章亦揖让于虞杨范揭之间,不甚出其后也”。他的诗,清邃奇逸,风格和婉,多似元好问。内容多写闲情逸致,也有歌颂新朝之墨。少数诗篇痛惜宋室灭亡,抒发怀念故国之情。他集绘画、书法、题诗于一身。他的画,笔墨圆润秀劲,尤以山水木石花竹人马见长,他学古能变,开了元朝一代画风。他的书法,骨力劲秀,隶真行草冠绝一时,人称“赵体”。他经常为画题诗,抒发胸臆。特别是将绘画、题诗、书法三者完满地结合在一幅画面上,不愧为元朝一代宗师巨将,他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 刘因   虞集 ☛
赵孟頫

110 赵孟頫1254—1322

元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因赐第湖州,故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亡入元,任刑部主事,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死后谥文敏。其诗痛惜宋室覆亡,流露身世之慨,或写闲情逸致。风格清邃奇逸,流丽和婉。书、画颇为出色。绘画、题诗、书法三者在他笔下完满地结合到了一起。他的书法圆转秀美,人称“赵体”。他的绘画圆润秀劲,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著有 《松雪斋文集》。

☚ 元好问   张养浩 ☛

赵孟頫

434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元代书画家、文学家。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宋亡后,仕元。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幼聪慧,诗文清远,信佛,通音乐,善鉴赏。书法、绘画尤精。其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书出 “二王”,体势紧密秀媚。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世称“赵体”。其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鞍马、人物师法唐人和李公麟。花竹禽鸟皆善,尤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写墨竹。其画“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提出“书画同源”说,主张以书法用笔融入绘画,既追求笔法,更强调笔意,注重画家之人品、胸次与学养等内涵。提倡作画应“存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力追唐、五代之遗风。其见解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绘画技法和文人画的笔墨意境。陈琳、朱德润、黄公望、王蒙等都受其影响。传世书迹较多,如《洛神赋》、《道德经》等。画迹有《秋郊饮马图》(有专条,藏故宫博物院)、《重江叠嶂图》、《鹊华秋色》(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等。其父訔、妻管道昇、弟孟籲、子雍、奕,甥王蒙皆善画。

☚ 高克恭   黄公望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元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晶宫道人。谥文敏。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后裔——赵匡胤十一世孙。入元后,经程钜夫推荐,在朝为官,“被誉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赵孟頫多才多艺,诗文书画、音乐琴棋均有较高造诣。其中尤以书画成就最高,影响深远,为后人所称道。实为开元代书画新风的领袖人物。在书法方面,篆隶真行草无一不精;绘画方面,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技法方面,或工或写,或赋色或水墨,样样精通,蜚声中外。其书法融晋唐名家之长,形成以“匀净平顺”为特征的新书体,与欧、颜、柳并称四大书家。其绘画开创了元代简率、尚意、以书入画的时代新风,使文人画走向全面成熟,对明清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见彩色图版)

☚ 高克恭   黄公望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Zhaomengfu

元代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江苏吴兴)人,出身宋朝宗室。他在元代经历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赵孟頫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均有较好修养,而重要成就在书画方面。在绘画上融汇唐宋绘画之长而自成一家,于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他主张变革风行已久的南宋画院的体制格调,提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的论点,以继承五代、北宋的体格法度,在继承前规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开创了元代画风。他还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用笔进一步引进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他的传世作品很多,其中《秋郊饮马图》描绘初秋郊原,牧人正赶着一群马到河岸边饮水的情景,十匹马健壮肥硕,有的追逐于岸边,有的步入河中饮水,有的互相嬉戏,牧马人身着红袍,手持马鞭,侧首看着正在嬉戏的二马。岸边林木环绕,湖水平缓无波。构图饱满,远、中、近景层次分明,整体简括雅逸。代表了他在鞍马画方面的成就。赵孟頫的传世作品还包括《秀石疏林图》、《鹊华秋色图》、《浴马图》、《双松平远图》等。

秋郊饮马图 赵孟頫

☚ 赵孟坚   钱选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元代著名书画家,他是宋宗室后裔。至元,官到翰林学士承旨,世称“赵承旨”。工诗文,尤精书画。书法学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李北海,秀雅流美,楷书、行书、草书,无不精妙。以书名天下,人称“赵体”。元·鲜于枢《困学斋集》说: “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 一。”他的小楷《道德经》、《汉汲黯传》、行书《洛神赋》,大楷《胆巴碑》、《妙严寺碑》,以及《六体书千字文》均是传世名作。他的夫人管道昇,子赵雍,皆擅书画,名重当时。元仁宗曾将他们夫妇和赵雍的字装裱 一卷交秘书监宝藏,说:“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夫子皆善书,亦奇事也。”


元·赵孟兆页 《胆巴碑》

☚ 米芾   鲜于枢 ☛

赵孟頫

元代书画家。工楷、行,兼擅篆、隶、草,以书名天下。其书宗法二王,,姿丽秀逸,润婉和朗,世称“赵体”。传世墨迹甚多,主要有《洛神赋》、《胆巴碑》、《道德经》、《归黄庭经》、《文人帖》、《临摹兰亭序》和《四体千字文》等。参见“绘画·雕塑”中“赵孟颊”。


赵孟頫1254—1322

元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宗室。擅画,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开创了元代画风,画迹有《重江叠峰》、《红衣天竺僧》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称世。参见“书法·篆刻”中的“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元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因赐第居湖州(今浙江吴兴),故为湖州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应召到大都(今北京市),在元朝为官,任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在艺术上,开一代风尚,才气英迈,琴、棋、诗、书、画、印均有较深造诣。尤以书画为后人所称道。工书,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世今。其书落笔如风雨,一日能写万字,法融晋、唐名家之长,自成以“匀净平顺”为特征的书体。行笔净利绝劲,点画圆润丰腴,结体精严秀媚,自成一体,人称赵体,与欧、颜、柳并称四大书家。相传天竺(印度)有僧人远涉万里来求其书,视为墨宝。传世墨迹有《洛神赋》(行书,藏故宫博物院,有影印本行世)、《枯树赋》(大德三年1299作楷书)、《赵孟頫六体千字文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等。孟頫精绘画,工释像、山水、树石、花竹,尤喜绘马。作画去唐人之纤,北宋之犷,主张“古意”,力倡书法入画。信手点染,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竹,为古人之鲜有,创元代简率、尚意、以书入画之新风,对明、清绘画产生深远影响。传世作品有《秋郊饮马图》(绢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院)、《秀石疏林图》(纸本水墨,藏故宫博物院)、《鹊华秋色图》(纸本设色,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浴马图》(绢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院)等。其夫人管道升(仲姬),子赵雍、赵奕皆以书画知名。

赵孟頫

☚ 南宋四大(画)家   黄公望 ☛

松雪斋集/松雪斋文集

☚ 白云集   松雪斋集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宋宗室秦王赵德芳的后代,入元以前,是一个公子王孙,风流散诞。入元后,由程钜夫荐举,入造刑部主事,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死后谥文敏。诗、书、画皆擅,书法尤有名,人称“赵体”。《四库总目提要》说:“论其堵艺,则风流交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代第一,即其文章,亦揖让于虞、杨、范、揭之间,不甚出其后也。”论文要求“明理”,只在把道理说清,不需要深文曲笔,以此为旨归,其散文风格即颇为简朴明晰。著有《松雪斋文集》。

☚ 任士林   陆文圭 ☛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 (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雷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 (今浙江) 人。宋宗室,宋亡后,归里闲居。元世祖忽必烈搜访 “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始任兵部郎中,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朝 (1311—1320),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缢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的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于书法绘画成就尤高。
其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王世懋称: “文敏书多从二王 (羲之、献之) 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 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 《岳麓》、《婆罗》 体。”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世称 “赵体”。其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 人物、鞍马师李公麟和唐人; 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风格,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论者谓: “有唐人之一致去其纤; 有北宋之雄去其犷。” 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交友甚广,与高克恭、钱迭、王芝、郭祐之等相互切磋; 直接受其指点的有陈琳、唐棣、朱德润、柯永思、黄公望、王蒙等。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 著称。传世书迹有 《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 《兰亭十三跋》、《四体千字文》 等。传世画迹有 《重江叠嶂图》、《鹊华秋色》、《秋郊饮马》。著有 《松雪斋文集》 十卷 (附外集一卷)、《尚书注》、《琴原》、《乐原》。

☚ 赵佶   拉斐尔 ☛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雷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 (今浙江)人。宋宗室,宋亡后,归里闲居。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始任兵部郎中,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朝 (1311—1320),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缢文敏。信佛,与夫人管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的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于书法绘画成就尤高。
其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王世懋称: “文敏书多从二王(羲之、献之) 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 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婆罗》体。”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道丽,世称“赵体”。其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李公麟和唐人; 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风格,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论者谓:“有唐人之一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交友甚广,与高克恭、钱迭、王芝、郭佑之等相互切磋;直接受其指点的有陈琳、唐棣、朱德润、柯永思、黄公望、王蒙等。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传世书迹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三跋》、《四体千字文》等。传世画迹有《重江叠嶂图》、《鹊华秋色》、《秋郊饮马》。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尚书注》、《琴原》、《乐原》。

☚ 赵佶   拉斐尔 ☛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

元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鸥波亭,故世称鸥波,曾号水晶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所工书画,在元初称誉大江南北。画迹遍布中国各地。孟頫系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才华横溢,仪容出众,诗文清远,书画双绝,工释像、山水、木石、花竹、尤精战马。他的画风有二:一工整;一豪放,悉造其微,穷其天趣,至得意处不减古人。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李公麟,且擅音律、精鉴赏。所制篆刻,以“圆朱文”著称。其诗词古文,有《松雪斋文集》传世。书法继承了晋、唐以来的传统,博采众家之长,法度严谨,字体秀丽,笔法圆润流畅,具有独特的风格,人们把他与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并列,被后人尊为“仪风冲霄,祥云捧日。”“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人称“赵体”。传世作品甚多。有《鹊华秋色图》、《水村图》、《重江叠嶂图》、《洞庭东山图》及《黄庭经》、《道德经》、《法华经》、《心经》、《金刚经》、《千字文》等。《鹊华秋色图》是游济南郊外鹊山时,应友人命画之。是其得意之作,后人为之精品。孟頫是我国十四世纪初最有才华的书画大家,在中国绘画史、书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 赵耶利   赵挺之 ☛

赵孟頫1254~1322Zhao Mengfu

poet,proser,calligrapher and painter of the Yuan Dynasty,also called Taoist Xuesong,meaning Snow on Pine Tree. Works:Collected Works of the Studio of Snow on Pine Tree,etc.

赵孟頫1254—1322

元杰出书画家、诗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吴兴(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入元官至翰林学士丞旨,封魏国公,谥文敏。擅书法。渊源晋、唐,用笔圆转流美,骨力秀劲,一变宋代习尚。所写碑版甚多,后世称为“赵体”。精绘画,博通前人技法,学古能变。山水画水墨宗董源、巨然、李成、郭熙;青绿兼师李思训、赵伯驹;人物、鞍马取法李公麟;并以书法笔调写竹,用飞白法画石,都能脱去南宋“院体”,自成清腴华润的新风格,评者以为“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书画俱开一代风气,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很大。也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又能诗文,风格和婉,多写闲情逸致。少数诗篇,痛惜宋室复亡,流露出身世之感。存世画有《重江叠嶂》、《水村》、《红衣罗汉》、《秋郊饮马》等图; 书迹有《三门记》、《中峰行状》、《胆巴碑》等。诗文有《松雪斋文集》。

赵孟頫1254—1322

元朝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亦曾用过孟俯之名。浙江湖州(今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至元二十三年(1286),程距夫奉诏访江南遗逸,得引荐元世祖,优礼待之,官至刑部主事。二十八年,任为集贤直学士。仁宗延祐三年(1316),拜翰林学士承旨。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籀、分、隶、真、行草书名闻天下,所写碑版甚多,人称“赵体”。今存书迹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四体千字文》等。所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画迹有《季江迭嶂》、《东洞庭》、《鹊萃秋色》、《秋郊饮马》、《红衣开竺僧》等。曾有人言: “孟頫之才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著作有《松雪斋集》。亦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深得律吕不传之妙,著有《琴原》、 《乐原》等。(参考图480、4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