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走作二2476①动改变主意;思想行为失常。⑴冀鲁官话。河北盐山。清同治七年《盐山县志》:「~,失故处也。」河北威县。1925年《威县志》:「~,谓轶出规范也。」河北广宗。1933年《广宗县志》:「凡人平素醇谨束身自爱而忽有不正行为者谓之~。」⑵中原官话。山东济宁。⑶西南官话。四川云阳。1935年《云阳县志》:「~,失常也。《传灯录》『若不遇师,几成~。』《朱子语录》:『主一无适,心体常存,无所~。』」⑷吴语。上海嘉定。江苏苏州。◈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卷二:「只收敛此心,莫令~闲思虑,则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一。」《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虽然他戒律精严,只恐体面上矜持,心中不能无动。每每语言之间,微微挑逗,谁知佛印心冷如冰,口坚如铁,全不见丝毫~。」②动变形;走样。⑴晋语。山西忻州〖 〗。这个柜子~唡。⑵徽语。安徽绩溪〖 〗。尔只台盘做来~塌了这张桌子做得走样了。③形物件损坏。吴语。上海川沙。1937年《川沙县志》:「物损坏曰~。」④形吃力。吴语。上海奉贤〖 〗。   走作作(zuò)〈动〉走样;改变常态。民国《济宁县志》:“走作,失故处也。”此处指改嫁。 《醒》四三: 你看多少人家名门大族的娘子,汉子方伸了腿就~了。 <方>今山东济宁、阳谷话和吴语有此语,阳谷话音近zǒuzhu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