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赛冲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赛冲阿清中期将领。满族,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袭职,授健锐营参领。参加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赐号“斐灵额巴图鲁”。曾任吉林、三姓副都统。嘉庆二年(1797年),率吉林兵赴四川镇压白莲教起义。至十年(1805年),曾击败张汉潮部于澍河口,败王聪儿,姚之富于三岔河,败徐天德于旗杆山,败樊人杰于鸡公山等,因此吉林马队名著军中。先后任西安将军、宁夏将军,广州将军。十一年(1806年)任钦差大臣,赴台湾征讨蔡牵。调任福州将军。后历任西安、吉林、成都将军,又任正白旗汉军都统、领侍卫内大臣,盛京将军,理藩院尚书,加太子少保。道光初年,曾任西安将军、内大臣、镶兰旗蒙古都统、总谙达。六年(1826年),以病乞休。卒。赠太子太师。 赛冲阿?—1826姓赫舍里氏,正黄旗满洲人。初袭云骑尉世职,授健锐营参领。以奋力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赐号斐灵额巴图鲁。历吉林、三姓副都统。嘉庆二年(1797),率吉林兵赴四川隶德楞泰麾下,镇压白莲教起义。八年间,纵横于川陕楚各地,围逼致亡许多义军首领。对流民及边事亦多策略,因授西安将军,调宁夏又调广州。十一年,奉命专任钦差大臣。后召为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寻授盛京将军。二十四年,召为理藩院尚书。道光元年(1821),出为西安将军。四年,授内大臣、镶蓝旗蒙古都统,充总谙达。卒谥襄勤。 赛冲阿?~1826清代中期将领。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初以云骑尉袭职。乾隆后期,随军赴台镇压林爽文起义,后历任吉林、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副都统。嘉庆二年(1797年),奉命率吉林兵赴四川镇压白莲教起义,转战川北、川西。败张汉潮部于澍河口,败王聪儿、姚之富于三岔河,败徐天德于旗杆山,败樊人杰于鸡公山等。后历任西安、宁夏、广州、福州、吉林、成都将军,数十年居于军旅。二十二年,授正白旗汉军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复任理藩院尚书。道光初年,复出任西安将军,召授内大臣、镶蓝旗蒙古都统。道光六年(1826年)以疾辞官。卒后赠太子太师。 赛冲阿?—1828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乾隆五十一年(1786),升前锋参领。五十二年,随将军福康安镇压台湾林爽文领导的农民起义。赐号“斐灵额巴图鲁”。五十九年(1794),擢吉林副都统。嘉庆初,调三姓(故址为今黑龙江依兰)副都统。领吉林兵赴四川隶将军明亮、护军统领德楞泰军营。先后于湖北、四川、甘肃、陕西等省追剿和围堵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十年(1805),因对流民及边事多有谋略,授西安将军,调宁夏、广州。十一年,东南海上起义军首领蔡牵渡海攻入台湾。命为钦差大臣驰赴台湾督剿。十三年(1808),事平回将军本任。后调西安、吉林将军。十八年(1813),调成都将军。镇压天理教起义,于司寨(今河南省辉县境)败李文成,致其自焚。二十一年(1816),廓尔喀与披楞交兵,禀请救援。命为钦差大臣,带兵赴藏。二十二年,授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后授盛京将军。二十四年,官理藩院尚书。道光初,授西安将军、都统、内大臣。卒,赠太子太师,谥襄勤。 赛冲阿?—1828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由蓝翎长充十五善射,袭云骑尉世职,后累升至前锋参领。1787年随将军福康安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功赏斐灵巴图鲁名号。台湾平定,列后三十功臣中。1794年升吉林副都统。后历任西安将军、宁夏将军、广州将军。1806年以钦差大臣驻往台湾,督办镇压蔡牵起义。之后,调西安、吉林、成都等地任将军。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在陕西剿匪有功,封二等男爵。1817年为汉军都统,领侍卫内大臣。1819年授“理藩院”尚书、满洲都统御前大臣,管理雍和宫事务。后兼管咸安宫诸学。不久复兼任蒙古都统和满洲都统。死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赠太子太师,谥襄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