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豆野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豆野螟legume pod borer豆科作物花、荚钻蛀害虫。学名Maruca testulalis Geyer。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豆作生产国;中国的亚热带、温带各省区都有分布。还可加害苏木科、胡麻科、锦葵科和含羞草科植物。 豆野螟 陕西武功年生4~5代; 福建6~7代;杭州7代,以1~3代为害最大。羽化后1~2天内交配,有适宜补充营养时,产卵前期3~4天,第六至第八天产卵量较集中。气温低于22℃孵化率低。日均温22℃时卵期4天,28~29℃时2~3天。成虫在豇豆上偏爱产卵的部位依次为花,萼管,离痕,端梢,荚,也产于叶背。初孵幼虫从花瓣缝隙钻入花内,少数从花瓣蛀入。1~3龄常群居,4~5龄嗜自残。粪便排于蛀孔外。幼虫发育期与日均温关系的对数回归方程为Y1=3.5825—1.7766x。多数末龄幼虫离植株在土表以细土、枯枝、败叶缀结土室,再在其中作茧化蛹。蛹发育历期与日均温关系的对数回归方程为YP=3.8118—2.0800x。在寄主缺乏、气温不适时,成虫能远距离迁飞。成虫趋光性弱,昼伏豆丛或辣椒等作物丛中,遇惊作近距飞行。已知寄生物不少于10种,中国有分距姬蜂、稻苞虫寄蝇和一种尚未定名的卵寄生蜂。 当百朵花虫数达40头以上、其中2龄幼虫占50%左右时起,用敌敌畏等有一定熏蒸作用的农药兼喷植株、落地花,隔周1次,连续2~3次能较好地控制为害。拟除虫菊酯类、杀螟硫磷、苏芸金杆菌也有效。豇豆品种TVu 946、绿豆品种ML 194对豆野螟抗性高;凡数荚挨靠、花序梗短或荚长籽大者为感虫品种。成虫喜选菽麻Crotalaria juncea L上产卵,可视为诱集寄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