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果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果叶 【名称出处】:《本草品汇精要》 【概况】: 基源 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的叶。 原植物 银杏Ginkgo biloba L. 余项参见“白果”条。 【生药】: 采集 9~10月间采收,晒干。 药材产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鉴别 叶片扇形,长4~8cm,宽5~10cm,多折叠或破碎,黄绿色或淡棕黄色,上缘有不规则波状缺刻,有的中间凹入,可达2cm,基部楔形,叶脉细密,射出数回2分叉平行脉;叶柄长2~7cm。质脆易碎。气微,味微涩。以叶色黄绿、不破碎者为佳。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山柰酚、山柰酚-3-0-鼠李葡萄糖甙、槲皮素、芦丁、槲皮甙、白果双黄酮(Ginkgetin)、异白果双黄酮(Isoginkgetin)即异银杏素、白果苦内酯A、B、C(Ginkgolide A、B、C)、白果内酯(Bilobalide)、白果内酯A(Bilobalide A)、白果素(Bilobetin)、槲皮素-3-0-( 参考文献 [1]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8;5(2):142 [2]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3):139 [3]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24 【药理】: ❶ 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从白果叶中提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在离体豚鼠灌流中能扩张冠状血管;对豚鼠的下肢动脉,也有直接的扩张作用[1]。 对兔也同样扩张血管[2]。国外报道,白果叶提取物对脑血栓患者的脑循环、葡萄糖代谢及呼吸功能都有改善作用[3],对功能性中枢神经损伤有治疗作用;含有白果内酯A的制剂可用于神经病、脑病等[1],对于由微颗粒引起的大鼠脑出血,Tanakan(白果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能提高大鼠的存活率、减少与脑出血有关的症状[4]。国内报道白果叶注射液(水煮醇沉法,含量1g(生药)/ml)给猫iv 1g/kg能降低脑血管阻力,2g/kg即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并维持30min,此时血压、心率略有降低,心肌耗氧量显著降低,给犬iv0.25~0.5g/kg对脑血管亦有类似作用,对心率则无影响[5]。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ling factor,PAF)的影响,白果苦内酯B具有高度专属性的PAF受体的阻断作用,对兔血小板细胞膜上的PAF受体抑制的IC50为10-7M[1]。白果提取物在10mg/L时,在离体豚鼠心脏标本上,能拮抗PAF减少冠脉和主动脉血流、减慢心率的作用[17];在麻醉豚鼠的整体试验中,iv0.78mg/kg能抑制由PAF引起的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及TXB2样作用[18]白果素与银杏素(又名白果双黄酮),均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使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趋于正常,可治心绞痛[6]。在分析白果叶提取物对脑血管的作用原理时发现,如对大鼠长时间小剂量给提取物后,能降低大脑皮质中在异丙肾上腺素刺激下腺苷环化酶的活性增高,因此认为它对脑血管紊乱的治疗作用,与中枢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影响有关[1]。 ❸ 其它 所含(+)儿茶精能抑制大肠内细菌的胺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物质的产生,可导致便秘[11],并有保肝解毒作用[12]。(+)儿茶精有维生素P样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13,14],并能预防胃溃疡等作用[15],(-)表儿茶精能抑制乳酸菌生长,降低大鼠血清及肝中胆固醇水平[16]。 毒性 给犬每天iv叶的醇提取物(相当总量黄酮含量2~8mg/kg),连续1wk,出现流涎、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组织切片镜检,可见小肠粘膜分泌亢进,注射局部可引起血管硬化、炎症甚至血栓、血象和肝功能则无异常[9],叶的黄酮类在兔、豚鼠、大鼠、小鼠亚急性实验中,对心、肝、脾、肺、肾、动脉均未引起形态学改变[1]。 参考文献 [1]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8;5(2):142,Arzneim-Forch Beih)1966;16;(6):719,1967;17(4):491 [2] CA 1973;79:87548n [3] CA 1980;92:104263t.1987;107:32985u [4] Therapie 1978;33(5):651 [5] 中草药 1986;17(8):23 [6]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79;(4):200 [7] 新医药学杂志1976;(1):43 [8] CA 1970;72:11142k [9] 中草药通讯 1972;(4):15 [10] CA 1971;74:62962b [11] 医学中央杂志(日)1961;163:198,1958;136:772 [12] CA 1977;86:6549e,87:95204e,1978;88:84314b [13] Arch Intern Pharmacodyn 1964;152:234 [14] 中华医学杂志 1954;(9):740 [15] CA 1977;86:183370p [16] CA 1981;95:108753y [17] CA 1988;108:73061d [18] Pharmacol Res Comm 1986:18(9):775。 【药性】: 性味 甘、苦、涩,平。 ❶ 《中药志》:“甘、苦、涩,平。” 功效 益心敛肺,活血止痛,化湿止泻。 主治 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痢疾,白浊,白带。 ❶ 《本草品汇精要》:“为末和面作饼,煨熟食之,止泻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研末或制成片剂、针剂。 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 《中药志》:“有实邪者忌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白果叶散(《吴氏家秘方》)治诸疔:鲜白果叶(去梗,瓦上微火焙干研末)9g,珍珠、银粉各6g,雄黄3g。 先将珍珠、雄黄研末,同虾蟆心10只捣烂,围住疗疮四边,再将白果叶末、银粉调醋搽疔疮中心,不过2次即消。 食疗 《本草品汇精要》:“止泻痢:白果叶5~9g为末,和面作饼,煨熟食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