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法正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法正论

诗法正论

诗格著作。旧题元傅若金撰。傅若金(1304—1343),初字汝砺,揭傒斯改为与砺,江西新喻人。家贫,以织席针工为生。后读书,工诗文,学诗于范梈、虞集、宋褧。曾佐使安南,后除广州文学教授。《诗法正论》一卷,大旨在述其师范梈论诗之语。书中主要观点,一为尊杜。通过诗体流变现象的叙述,指出“子美学优才赡,故其诗兼备众体,而植纲常、系风化为多。《三百篇》以后之诗,子美其大成也”。二为注重个性。尽管杜诗成就很高,但其他诗人也自有其个性,不可抹煞。“诗原于德性,发于才情,心声不同,有如其面。……各自为体,不可强而同也。”三为唐、宋并重。元人多重唐音,往往轻视宋诗。此书则不加轩轾。所谓“唐人以诗为诗,宋人以文为诗。唐诗主于达情性,故于《三百篇》为近,宋诗主于立议论,故于《三百篇》为远;达情性者,《国风》之馀;立议论者,《雅》《颂》之变:固未易以优劣也”。四为论起承转合,认为是“作诗成法”。“以绝句言之,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转,第四句是合。律诗则第一联是起,第二联是承,第三联是转,第四联是合。”此说虽有刻板划一之弊,但对后世影响颇大。又如论绝句为“截句”,截律诗四句而成,其说虽谬,但对于明人,如吴讷之《文章辨体》、徐师曾之《文体明辨》有直接影响,在历史上流传甚广。有《诗法源流》、《名家诗法汇编》、《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元刊本《诗法源流》首列《诗法正论》,但不题撰人,明王用章改编《诗法源流》,而题作傅与砺,《诗法统宗》题作傅与砺述。

☚ 诗谱   诗文正法 ☛

诗法正论

傅与砺《诗法正论》,述范德机之意而作。首言诗权舆于《击壤》、《康衢》,演迤于《卿云》、《南风》,制作于《国风》、《雅》、《颂》; 次言 《国风》、《雅》、《颂》、歌、行、引、吟、谣、曲之体; 又次言苏李五言及魏晋以来之诗,而并引德机之语,庶得其大体矣。其言“唐人以诗为诗,主达情性,于《三百篇》 为近; 宋人以文为诗; 主立议论,于 《三百篇》 为远”,甚当。又言“达情性者,《国风》之余,立议论者,《雅》《颂》之变,未易优劣”,则正、变不分,乌在其为正论乎? 又言“作诗成法,有起、承、转、合,起处要平直,承处要舂容”,谓“李杜歌行皆然”,则谬戾甚矣。(许学夷 《诗源辩体》 卷三五)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