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史 诗史见“蔡宽夫诗史”。 ☚ 蔡宽夫诗史 蔡宽夫诗话 ☛ 诗史 诗史唐孟棨《本事诗》:“杜(甫)逢(安)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意谓杜诗深刻反映了时代的苦难,犹如诗歌写成的历史。《新唐书·杜甫传赞》:“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元宋旡《杜工部祠》:“秋风茅屋句,春日杜鹃心。诗史孤忠在,文星万古沉。”清屈大均《杜曲谒子美先生祠》诗:“一代悲歌成国史,二南风化在骚人。”清熊文举《白帝城》:“无由吊诗史,寂寞少陵心。”清徐增《读杜少陵诗》:“诗史春秋笔,大名垂草堂。”清程可则《题杜少陵画像》:“一生落拓无穷已,独有豪吟咏诗史。”清金埴《读杜诗详注》:“杜陵遗老才非凡,诗史诗圣称名咸。” ☚ 诗王 诗伯 ☛ 诗史 诗史专体文学史。李维撰。北平石棱精舍1928年刊行。维从刘毓盘谈艺,受其所著《词史》启发而作此书。沈尹默、梁启超为题内外封签。此书被列为《国学丛书》之一及《石棱丛书》之一。全书分三卷四十五章。上卷十五章,论诗之起源、《三百篇》至隋代诗;中卷十三章,论唐、五代诗词;下卷十七章,论宋至清代诗。是书体例严谨,颇多卓见。其论魏诗为六朝诗学之先导、两晋诗学极盛与中兴以后作者之玄思、宋诗再振为六朝诗学之极峰,及论盛唐诗学之鼎盛及诗体之大成、晚唐诗人之别致与诗学衍变后流派之分传等,皆有所发明。 ☚ 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 诗歌史 ☛ 诗史能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现实的诗。《新唐书·杜甫传赞》:“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于言不少衰,世号~。” 各种诗 各种诗皇帝作的诗:宸藻 天章 ☚ 诗 各种用途的诗 ☛ 诗作 诗作诗述 诗草 诗什 锦囊 歌篇 ☚ 作品 各种作品 ☛ 历史 历史史 ☚ 口供 书画 ☛ 诗史诗话。宋蔡居厚撰。一卷。居厚字宽夫。第进士,大观初拜右正言,进右谏议大夫。后知东平府卒。此书原本已佚,今本系郭绍虞辑成。总百二十五条。杂记诗人、诗事,间有评论。诸多资料,颇有价值。此编与《蔡宽夫诗话》同出一人,又出于“诗话”之前,故各家多有著录。原书卷分前后二卷,刊行亦有先后,故各家诗话之作称引亦有异同。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哈佛燕京学社出版《宋诗话辑佚》本。 诗史❶十五卷,明顾正谊撰。正谊字仲方,号亭林,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顾正谊曾出仕为中书舍人,擅长山水画,且颇得元人精意,称为“华亭派”。著有《亭林集》、《顾氏丛书》。至于《诗史》一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据钱希言的记载认为非顾正谊本人所著,钱氏《戏瑕》 中说: “昔尝于太原斋头见云间刻顾氏《诗史》,阅之,乃中翰正谊名也。余与王先生相顾惊叹,王先生曰: ‘此岂虎头公所能辨哉”。后余过云间,乃知华亭词人唐汝询(仲言)者,目双瞽著成是书,顾氏以三十金诡得之。嗟乎,唐先生之文诚贱,何至此甚也,千古不白之冤,侯异世子云者起,故当有定论耳。”但是所谓唐汝询 (仲言),实为清人,史载他生五岁而瞽,未瞽即能识字,及瞽,但默坐听诸兄占毕而默识之,积久遂淹贯,尤工于诗,著有《唐诗解》、《编蓬集》、《姑蔑集》。钱谦益称他的诗有新意。若钱氏所指为此人,则明人何以窃取清人之书稿而刊刻成行,此说荒谬矣。《诗史》将各朝纪传编成韵语,读来琅琅上口,很便于记诵。韵语之后作者加以注解,多用于儿童启蒙之用。此书有黄登贤家藏本。 诗史shi shi❶history of poetry 诗史shi shihistory of poetry(poems that can be taken as a mirror of the times the poet lived in) 《诗史》shi shiHistory of Poetry→顾正谊 (Gu Zhengy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