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蓷 蓷tuī草名。益母草。《王风·中谷有蓷》一章:“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毛《传》: “蓷,鵻也。暵, 菸貌。 陆草生谷中,伤于水。”《尔雅 · 释草》:“萑,蓷。”郭璞曰:“今茺蔚也,叶似萑,方茎白华,华生节间,又名益母。”《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茺蔚,益母、蓷。”[集解]:“茺蔚近水湿处甚繁。春初生苗如嫩蒿,入夏长三四尺,茎方如麻茎。其叶如艾叶而背青,一梗三叶,叶有尖岐。寸许一节,节节生穗,丛簇抱茎。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亦有微白色者。每萼内有细子四粒,粒大如同蒿子,有三棱,褐色。其草生时有臭气,夏至后即枯,其根白色。” ☚ 臺 蔹 ☛ 蓷读音t·ui(-),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通回切,平,灰韵。 上一条: 推 下一条: 萑 ![]()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蓷 蓷 tuī 亦稱“萑”、“茺蔚”、“益母”、“益母草”。唇形科植物益母草之乾燥全草。莖方而直:葉皺縮,質脆而薄;均被細茸毛。黄緑色。主治月經不調,胎漏難產,產後血暈,崩中漏下。始載於先秦典籍。《詩·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爾雅·釋草》:“萑,蓷。”晉·郭璞注:“今茺蔚也……又名益母。”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茺蔚子》:“《廣濟方》療小兒疳痢困垂死者,取益母草煮食之,取足差止,甚佳。” 蓷 蓷tuīC997 蓷tuī《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茺蔚(2)。药名。茺蔚的别名,参见“茺蔚”条。 蓷tuī [书] (益母草) motherwor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