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论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论文

论文

林语堂作。初载于1933年《论语》第15、28两期,最初收入1934年6月上海生活书店版《大荒集》。本文分上、下两篇,作者读了沈启无编选的《近代散文钞》中所选的晚明公安派、竞陵派小品文,发现它们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表现主义以及英美随笔有相通之处,他由此推崇晚明小品:“抓住近代文的命脉,足以启近代文的源流,而称为近代散文的正宗”,这和周作人所说的现代散文源于公安派散文同出一辙。他标举“性灵”,认为“文章者,个人之性灵之表现。性灵之为物,惟我知之,生我之父母不知,同床之吾妻亦不知。然文学之生命实寄托于此”,从而将性灵、自我说成是与社会现实毫无关系、犹如行空天马一般玄妙神秘的东西,以此作为散文小品的“命脉”。这势必将散文家引上逃避现实、消闲自娱的歧途。这对于现代散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也是一大背离。本文对“论语”派同人的散文理论和散文写作很有影响,与左翼文坛所坚持和发展的革命现实主义方向背道而驰,从而受到左翼文坛和进步作家的广泛批评。作者在文中所阐发的散文小品自由不拘、以意役法等特性,因其符合散文艺术个性,得到某些作家和评论家的肯定。

☚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小品文的危机 ☛

论文lùnwén

研讨、论述问题的文章
 △ 科技~|毕业~。

论文lunwen

讨论和研究某个问题或道理的文章(跟叙事抒情的文章不同):这种杂志专门发表医学方面的学术~|这篇~的论点突出,论证清晰。

论文lùn wén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1902年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当时英国某报馆有一匿名论文,题为《论千五百八十年物价》者,论物价腾贵之原因甚详。”1904年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更有可注意者,叔氏一生之生活是也。彼等日日为讲义,日日作杂志之论文(殊如希哀林、海额尔等),其为哲学上真正之考察之时殆希也。”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

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议论文:论(~文;论议;~辩;史~;策~;社~;专~;评~) 评(史~;时~) 颂(~歌) 说(师~;~理文)
说明文:故(鲁~;韩~) 解(~嘲) 训(~诂) 注(~疏;~解;传~;小~) 序(~言;大~) 跋(~记;题 ~) 叙 绪
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论说(论说文)
应用文:书(诏~;制~;玺~;文~) 折(奏~) 典 训 谟 诰 诏 谕 奏 章(奏~) 表(陈情~)笺 启 批 剌 照 禀 移 劄命 誓 令 敕 制 教 牒(家~) 关(~文) 檄(羽~) 帖(军~;府~) 诔(~文) 函 书 信 箴
文体名,墓表的一种:灵表
散文:小品 杂文 杂感 杂记 笔记 笔谈 笔录 漫笔 速写 特写 拾零 剪影 掠影 一瞥 通讯 平文
一种灵活随便的文体或笔记:随笔
有节奏韵律的文体:韵文
韵文的几种形式:辞(楚~) 诗 骚(~体;离~;楚~) 曲(~牌;词~;元~;散~;套~)
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辞~;汉~;魏~)
用于教化讽谕的赋:风赋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评论人物

评论人物

论人
对人物的评论:月旦之评
评论人才:论士
 评论文才:论才
评论将领的才干:论将
评论文人及文章:论文
评论人的姿容:较瘦量肥
 评论妇女的容貌:评头品足 评头论足
评论人物好坏:臧否人物 月旦春秋
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成败论人 胜败论人 论人成败 成败律人

☚ 评论书画   评说是非 ☛

各种用途的文章

各种用途的文章

以颂扬为宗旨的诗文: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论文
记事的文章:记(笔~;日~;游~;案~) 略(史~;事~) 注(起居~) 录
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铭诔
记载典制的文章:典志
评论的文章:评(书~;社~;影~;漫~;竖~)
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策论 论策
批评、议论的文章:评论
简短的评论:短论
诘难批驳的文章:难驳
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说明文
考试所写的文章:试文
科举考试时作为示范的文章:程文
科举考试时考场上写的诗文:闱艺
规劝告诫的文章:诫(女~)
劝人行善好施的文章:阴骘文
古代一种告诫性的文章:
悼念死者的文章:

☚ 各种文章   各种程度的文章 ☛

论文

系统研讨某个问题的文章。如:学术论文;论文答辩。

论文

《论文》

明袁宗道撰。分上下两篇。上篇专论文之辞。作者坚持文学的历史发展观点,认为“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司马(迁)不能同于左氏(丘明),而今乃欲兼同左、马,不亦谬乎?”所以他反对七子摹拟学舌的复古理论,认为是“以一传百,以讹益讹,愈趋愈下,不足观矣。”他强调“古文贵达,学达即所谓学古也。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下篇专论文之意。作者认为七子剽窃摹拟之病源,“不在模拟而在无识”,或如李攀龙,“强赖古人失理”,或如王世贞,“不许今人有理”,无理则所达之辞为何物?他们原不曾做一项学问,以茫昧之胸,而妄意鸿钜之裁,“心中本无可喜事而欲强笑,亦无可哀事而欲强哭,其势不得不假借模拟耳。”他认为要想创作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就应该十分重视创作中学识与才能、义理与情性、创新与拟古等相互关系。他强调学问积理,“理充于腹,而文随之”,“有一派学问,则酿出一种意见,有一种意见,则创出一种语言”,“学者诚能从学生理,从理生文,虽驱之使模,不可得矣!”他的才能虽不及两位弟弟,但“厌薄俗学,力排假借盗窃之失”(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本传)的见解相同,以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模拟文字,正如字画赝本,决难行世”(《答陶石篑》)。公安一派理论的建设,离不开兄弟之间的相互切磋和补充,钱氏认为“公安一派实自伯修(袁宗道的字)发之”,不为无见。

☚ 评文   袁中郎全集 ☛

论文

《论文》

作者袁宗道。《论文》上下篇,是宗道的重要文论,文中详细地阐发了他的文学主张。《论文》的上篇,批评当时文坛上李梦阳等倡导摹拟,造成了恶劣的拟古风气,连地名、官制,也都用秦汉的名称,实为可笑之举。文中指出了学习古文与模拟古文的区别:学习古文是学习其实质,不是学习其形式,更不是拘泥于字趋句随。这正如穿衣吃饭一样,穿衣是为了蔽形,吃饭是为了饱腹,而不是学习古人缀叶蔽体和茹毛饮血。学习古人的文章,重点在于如何使文章更通达。《论文》的下篇,其中心论点是:作文须先有“理”(思想学问),从学生理,从理生文。作者指出:“有一派学问,则酿出一种意见;有一种意见,则创出一般言语。”所以没有意见则虚浮,虚浮则雷同。这一点,切中时弊。随后,作者又指出:若使文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则必须有“理”“充于腹”中。有了“理”,则有了自己的见解。正如道、法、墨、农、阴阳各家,其文之所以为后世所推崇,正是在为文时各自阐发自己的“理”。汉、唐、宋诸名家,也莫不如此。有了“理”,文再随之,自然可写出好文章。最后,作者又尖锐地批评道:李攀龙(号沧溟)、王世贞(号凤洲)二人,一言古人无“理”,一不许今人有“理”,实在是贻误后代的谬论,必须彻底摈弃。这两篇文论,文词浅显而文意深邃,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文学主张。语言流利,接近白活,浅显通达,率真自然。是公安派文论中写得较好的篇目之一,今天读来,对我们学写文章,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花史跋   上方山四记 ☛

《论文》lun wen

Essay on Literature→曹丕 (Cao Pi)

论文

thesis


论文

thesis


论文

discourse;thesis;treatise

论文

thesis;dissertation;treatise;paper
明天我进行~答辩。I’ll defend my thesis tomorrow./毕业~graduation dissertation (or thesis)/学术~ academic thesis (or paper)/(文学)硕士~ MA thesis/科学~ scientific treatise/~答辩 thesis defens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