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石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石汤

《温病条辨》卷二方。滑石、寒水石、杏仁、金银花各三钱,生石膏五钱,金汁(冲)一酒杯,通草、炒竹茹各二钱。水煎,分二次服。功能清热利湿,宣通三焦。治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邪在气分者。

三石汤 《温病条辨》卷二

【组方药物】 飞滑石9克 生石膏15克 寒水石9克 杏仁9克 竹茹6克(炒) 银花9克(花露更妙) 金汁30毫升(冲) 白通草6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取清水一升,煎成400毫升,分2次温服。
【主要功效】 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适应病证】 暑湿弥漫三焦,邪在气分,身热汗出,面赤耳聋,胸脘痞闷,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嗽带血。不甚渴饮,舌质红,苔黄滑,脉滑数。
【方义分析】 此为寒凉清热化湿之剂。方中杏仁宣开上焦肺气,石膏、寒水石、竹茹清中焦之热,滑石、通草利下焦湿热,银花、金汁涤暑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宣通三焦之功。

三石汤sānshítāng

《温病条辨》方。滑石、寒水石、杏仁、金银花各三钱, 石膏五钱,竹茹、通草各二钱, 金汁一酒杯。水煎, 分两次服。治暑温蔓延三焦, 邪在气分, 身热汗出不解, 烦闷欲呕, 溺赤, 舌滑微黄者。

三石汤

三石汤

本方出自《温病条辨》卷二。是吴鞠通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暑门杨姓暑热挟湿案处方增入用量,冠以方名而成。叶氏此案立法处方,是从刘河间的桂苓甘露散加减化裁而来。方由飞滑石三钱,生石膏五钱,寒水石三钱,杏仁三钱,竹茹(炒)二钱,银花(花露更妙)三钱,金汁一酒杯(冲),白通草二钱组成。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温服。功能清热利湿,宣通三焦。主治暑湿弥漫三焦,邪在气分。症见身热汗出,面赤耳聋,胸脘痞闷,下利稀水,小便短少而黄,咳痰带血,不甚渴饮,舌质红,苔黄滑,脉滑数。
本方所治证属暑温挟湿,热重湿轻,弥漫三焦,病在气分。治宜清热利湿,宣通三焦。方中杏仁宣开上焦肺气;石膏、竹茹清泄中焦之热;滑石、寒水石、通草清利下焦湿热,小便利,则火府通而热自解,湿自去;滑石、寒水石合石膏,为紫雪丹中清热之要药,本方三石并用,取其清热退暑利窍;银花、金汁清暑解毒。诸药合用,清热利湿,宣通三焦,使三焦弥漫之湿,可以随之清澈。本方治暑湿弥漫三焦邪在气分之证。临床以身热面赤,胸脘痞闷,下利稀水,小便短少而黄,舌质红,苔黄滑,脉滑数为辨证要点。方中金汁即粪清,采制不便,现已不用,可改用其他清热解毒之品。本方证属气分邪盛。若邪热稽留,出现舌绛苔少,此属热入血分,又非本方所宜。
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卷二) 杏仁三钱,滑石三钱,黄芩二钱,橘红一钱五分,黄连一钱,郁金二钱,通草一钱,厚朴二钱,半夏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功能苦辛通降,清利三焦湿热。主治暑温、伏暑,三焦均受。症见胸部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舌苔灰白。本方与三石汤均治暑湿弥漫三焦之证。然本方证是湿热并重,故方中用药清热与燥湿并施;三石汤证乃热重于湿,故方中用大量寒凉之品,重点在于清三焦暑热,兼以利湿。由于二方证湿与热之轻重程度不同,故其处方遣药亦异。

☚ 桂苓甘露散   清暑益气汤 ☛
000040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