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认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认同rèntóng

表示跟对方看法一致;认可
 △ ~心理∣得到~。

认同rèntóng

❶ 〈动〉认为与自身的某些特点相同而感到亲切:认同心理│民族认同感。
❷ 〈动〉同意,赞成:得到认同│认同他的意见。
【同义】承认|同意│认可|赞成。
【反义】反对。

认同rèntóng

❶ 〈动〉 认可、赞同。
❷ 〈动〉 认为跟自己有共同点而产生亲近感。

认同rèntóng

❶ 〈动〉认可、赞同。
 ◇ 但我仍然不能完全对《老井》、《红高粱》、《盗马贼》之类的电影认同。(文汇报.1988.6.9)
 ◇ 他们对“男性亦应做家务事”的认同远低于一般广州人。(羊城晚报.1999.4.3) 
❷ 〈动〉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
 ◇ 影片《夜行货车》是根据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表现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民族的尊严、乡土文化认同和维护的主题。(文汇报.1986.8.15)
 ◇ 那么金庸最认同中国哪个朝代?金庸表示最认同唐朝。(书摘.1999.7)

认同rèntóng

原为心理学术语,指一种情感的移入过程。现也扩大指认可、接受、赞同。例如:“即使能认同焦裕禄所做的一切,有些中学生们也更爱从抽象的人格角度去理解。”(《北京青年报》1991.4.2)“最时髦的运动鞋,老掉牙的千层底,怪模样的塑料拖鞋,在市场上,在消费者面前都得到了认同。”(《北京晚报》1991.4.14)

认同rèn tóng

承认;认可。1935年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三章:“归根的讲起来,乃是剧作家不曾完全地同情于他自己所描写的正面人物。他和他们之间,缺少所谓‘心理上的全部认同’。”

认同

认同rèntóng

❶认可;接受。源于港台。
 ❍ 扩招拉动内需已得到社会各界的~。
❷彼此认识上有共同之处。
 ❍ 民族~感。

☚ 认捐   认养 ☛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

固(固然) 洵 诚然的确 确实 实在
表示对某种情况姑且承认:从(从使) 就(就使;就令;就算) 即使 正使只使 哪怕 尽管 遮莫 纵使 纵然
承认有效:算(算数) 作数 作准
承认对方的优势:买账
承认吃亏:认(认头;认亏) 任吃亏
承认注定的命运:认(认命;认业)
承认说过的话或有过的事:认账
承认是同一的:认同

☚ 承认   认错 ☛

赞成

赞成

赞同 赞和 肯可
赞成和反对:俞咈
表示赞同:点头称是 点头道是
 表示赞同或称赞:点头称善
 点头表示赞同:点头会意
 表示赞同的语气:好(也好) 不错 敢情
 纷纷地表示赞同:杂然相许
赞同别人的主张,自己不标新立异:和而不唱
偏向于赞成对立事物中的一方:倾向
认可赞同:认同
高声附和赞同:高赞
当面赞成:面违
一致赞成:佥同
(对于他人的主张或行为表示同意:赞成)

☚ 准许   批准 ☛

承认

承认

认(认可;认同;肯认) 承(应承) 招架
表示承认:肯定
表示承认的语气:哩 呢 咧 嚜 嘛
自己承认:自认(~倒霉)
 自己承认而不隐讳:自认不讳
心里默示承认:默认
同意承认:许认
听从,认可:顺可
赞同认可:赞可
承认:承领
明确承认:确认
坦率地承认:坦承
错误的东西通过潜移默化,渐渐被大家习惯而认可:习非成俗
得到一致认可:众目所归
对事物或人的言论、行为极为认可、赞赏:击节叫好
(表示肯定、同意、认可:承认)

另见:表示 肯定 同意 认为 服气

☚ 承认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 ☛
认同

认同

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看成自己所崇拜的人物,去模仿他的行为,又称自居。如小男孩羡慕解放军,他们通过玩打仗的游戏来模仿他们的行为。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认为认同是一种防卫机制,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愿望难以获得满足时,他会把自己比拟成幻想中的胜利者,以减少自身的挫折感。

☚ 个性消失论   不成熟人格 ☛
认同

认同rentong

个体以他人为榜样而改变自身的某些方面或以他人人格自居。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认同在自我和超我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他的理论里,认同是内化型的防御机制。这种认同作用又可称作自居作用,指自我在无意识中与某一对象视为同等,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行为,借以减轻焦虑。认同的对象可以是他所崇拜或羡慕的对象,也可以是迫害自己的人,认同不是简单的模仿,认同派生于无意识,可以说是深一层的模仿。模仿又以认同为前提。模仿与示范的成功依赖于对榜样的认同程度。认同过程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认同不是为了奖惩,认同行为是由于他人对于自己有吸引力,而自己自愿做出的同他人一致的行为。起初,儿童认同对象是他们的父母,随着孩子们成长,他们认同对象的范围更为广泛,影响他们更为复杂的人格的形成。

☚ 定型化   断奶 ☛
认同

认同

指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与评价上产生了一致的看法及其感情。一般地说,群体中会发生两种情况的认同。一种是自觉的认同,由于群体内人际关系密切,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大,个人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就会发生群体成员与群体及其成员间的自觉认同。另一种是被动性的认同,即在群体的压力下,为避免被群体抛弃或受到冷遇而产生的从众行为。尤其在外界情况不明、是非标准模糊不清、缺乏必要信息时,个人与群体及其他成员的这种认同更容易发生。当群体与外界发生冲突时,群体内的认同会表现得强烈起来。由于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身份(角色)不同,同一地位、身份的人之间会有一种“社会角色认同”。例如“官官相护”就反映了旧时官僚间的一种社会角色认同。人还有类的认同。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67页)这里讲的即是人的类的认同。认同是人们得以交往的心理前提之一。

☚ 心理卫士   心理疾病 ☛

认同

identify oneself with; recognize; agree with; approve; acknowledge
一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倾向于把自己与发达的欧洲国家~起来。Some of the most developed Asian countries tend to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he developed European countries./尽管联合国花了22年时间才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但各方始终~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It took 22 years for the UN to restore the lawful seat of China. But throughout the time,all the parties recognized that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and that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belong to one China./如果当年参与创建联合国的罗斯福总统在世,恐怕也不会~你的理解。Even if President Roosevelt who was involved in the founding of the UN wouldn’t have agreed with your view./民族~感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感sense of identity/~感、参与感、责任感sense of identity,particip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认同

认同identification

亦称“自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术语。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或适应行为。原指儿童在产生爱恋异性父(母)的冲动时,把同性父(母)所具有的性格和行为特征等纳入自身的无意识,以他们自居,从而获得替代性满足的过程。现在通常指个体选择性地将自己所亲近或崇拜对象的某些特质作为榜样进行模仿或内投,以消除焦虑和自我慰藉。可分为两类,即发展认同和知觉认同。前者指个体行为发展至与某人或某群体相似,即把外界某人(群体)的特性内投到个人人格中;后者指个体把他人优点、团体荣誉或客观事物视为自我所共有。

☚ 外化   亲和 ☛

认同

认同identification

亦译“自居”、“表同”。防御机制之一。个体把自己模仿、比拟成某个成功的或优秀的人,以减少挫折导致的焦虑或获得满足。详见512页。

☚ 解脱   自居 ☛
认同

认同

亦称“自居”。精神分析理论术语。个体通过潜意识模仿某一对象而获得心理归属感的过程。可分为个体把外界某人或某群体的特征和性质内化进自己人格中的发展认同,和视别人或团体所具有的优点和荣誉为自己所具有的知觉认同两种。后者是一种防御机制。

☚ 习得   认同危机 ☛

认同

认同

个体在感情或态度上有意或无意地将他人或群体特征归属于自己,逐步接受他们的观点与信念、价值观等的过程。

☚ 人际影响   社会化 ☛

认同

认同

亦译“自居”。防御机制之一。个体把自己模仿、比拟成某个成功的或优秀的人,以减少挫折导致的焦虑或获得满足。

☚ 文饰   自居 ☛
000014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