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观赏棕榈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观赏棕榈类ornamental palms

应用于园林观赏的棕榈科植物。其幼苗可供室内观赏,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可露地栽培,很多种类还具经济价值。棕榈类栽培历史悠久,如在北非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干旱地区,海枣已有5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椰子在中国海南栽培历史已达2000余年;棕榈于亚热带暖温带地区广泛栽培,也已达1000年以上。
形态和大类 棕榈类包括乔木、灌木和藤木。多单干挺立,不分枝,坚挺的巨叶聚生干端。叶掌状或羽状分裂,多具长柄,柄茎常扩大成一纤维状鞘。花小而多,两性或单性,罕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佛焰花序,常为大型佛焰苞所包被。浆果、核果或坚果,外果皮常呈纤维状。通常按形态、生长习性和生境划分几大类。如据叶裂方式,可分:❶扇叶类(掌叶类)。叶掌状分裂,乔木有棕榈、蒲葵等,灌木有棕竹、琼棕等。
❷羽叶类。叶裂如羽毛状,乔木有椰子、鱼尾葵等,灌木有山槟榔、软叶刺葵等,藤木有省藤、黄藤等。除陆生者外,还有海边浅水中的水椰等。
产地与分布 棕榈科植物约250属3500种,产全球热带、亚热带,而以美洲及亚洲热带的地区为其分布中心;少数种类延至温带。中国原产约20属70多种,以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台湾等地为多,长江流域也有少量分布。
习性 棕榈类多喜高温、高湿环境,但不同种存在着明显的耐寒、耐旱性差异。如油棕原产热带非洲,要求年平均温度24~28℃、年降水量2000mm以上的气候条件;中国的棕榈为最耐寒的观赏棕榈乔木之一,能耐短期-17℃低温,又具有一定的耐旱力;美国原产的小箬棕(Sabal minor),则为棕榈灌木中最耐寒种类之一,甚至可耐短暂的-27℃的低温。土壤以湿润、肥沃而排水良好的酸性至中性土为宜。有的种类在中性至石灰性壤土或粘壤土中亦可生长。多数种类较耐阴,宜在半阴条件下生长,苗期尤喜荫蔽;但不同种类对日光的适应又有所不同。浅根性,畏强风;但椰子则为深根性,可抗强风。多为长寿树种,甚至有长达1000年的记录(棕榈);但有些种类,如董棕、贝叶棕等,则在开花、结果后即行死亡。一般忌水涝;有些种类能耐短期水浸或盐潮。
繁殖栽培 多行播种繁殖,有些种类种子要先进行处理。棕榈则可直接冬播。一些根际萌蘖的种类如棕竹、琼棕、山槟榔等,则可行分株繁殖。个别种类如琼棕干上具吸芽,可取下繁殖为新株。栽培措施要尽量满足不同种类的习性要求。如棕榈抗性较强,既喜阳,又耐阴,但易风倒,播种繁殖的3年生苗,才可移栽、定植或上盆。蒲葵喜阳而又耐阴,生长季节中须经常松土、除草,并适当追肥,秋季还要注意培土。油棕、王棕等喜阳光充分,不耐荫蔽。棕竹等耐浓荫,但对充足阳光也有一定的适应性。它们寿命长,甚少病虫为害,多无需太多的特殊管理。多数种类属热带植物,故当地霜害早晚和严重程度以及小气候条件等,露地栽培中应于以注意。
园林应用 观赏棕榈类用于园林绿化,可频添热带情趣。乔木种类可作行道树用,或丛植、群植,尤以蒲葵、王棕、董棕、贝叶棕等,美化效果尤佳。灌木种类,尤其是耐阴、喜阴的,如棕竹、轴榈、琼棕、山槟榔等,可于路边、林缘甚至树荫下丛植或群植,提高整体之观赏性。至于棕榈、蒲葵之属,因其喜阳而又耐阴,故可用不同龄树苗参差互栽,高低错落,掩映有致。观赏棕榈类之生长缓慢、干叶雅致秀美、适应室内栽培者,如棕竹、蒲葵、小琼棕、散尾葵等,特宜厅室盆栽,增添生趣不少。至于棕榈、鱼尾葵、刺葵属、欧洲矮棕(Chamaerops humilis)等,更是木桶栽培、厅堂摆饰的良好素材。此外,观赏棕榈类多能抗多种污染(有毒气体等),具有较强的滞尘和护坡保土等功能。很多种类的根、茎、花、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椰子的种子可制冷饮或提取食用油;海枣是著名甜品;油棕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榈、椰子等树干可作建筑材料;棕竹属植物树干是伞柄、手杖的良材;槟榔种子入药;黄藤、省藤等则是编织藤器及工艺品的优良材料;等等。
中国常见的栽培观赏棕榈属、种有:
假槟榔属(Archontophoenix) 染色体数2n=28,32。乔木,高20~30m。叶羽状全裂,叶鞘长,圆筒状。花单性,雌雄同株;佛焰花序下垂。坚果多球形。全属4种。中国栽培1种,即假槟榔(A. alexandrae),原产澳大利亚,中国华南、台湾栽培,树干耸直,叶挺冠洁,多作行道树、园景树等用。
槟榔属(Areca) 染色体数2n=32。单干乔木。叶羽状全裂。花单性,雌雄同序。佛焰花序生叶鞘束下,多分枝。核果多卵形,熟时橘红色。全属约54种,产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北部。中国主要栽培2种,即槟榔(A. catechu)、三药槟榔(A. triandra)。前者高20m,单干,乔木,产马来西亚,中国华南及云南、台湾等地有栽培,为药用及观赏树种;后者高4~8m,茎丛生,产印度、马来西亚,中国海南、广东、福建等地有栽培,果穗熟时变红,十分美丽,作园景树用。
皇后葵属(Syagrus) 染色体数2n=32。单干乔木,高达10m,叶羽状全裂。花序有舟状木质佛焰苞1枚,花序下垂,有雄花、雌花之分,排成圆锥花序状。果实卵状椭圆形。一般栽培者多为变种S.romanzoffi-anum var. anstrale,原产巴西、乌拉圭一带,中国南部、西部及西双版纳有栽培,作园景树、街道树等用。
桄榔属(Arenga) 染色体数2n=26。乔木或灌木。茎单生成丛生长,其上密被黑粗纤维状叶鞘残体。叶甚长,聚生干端,羽状全裂,裂片基部一侧或两侧单垂状。佛焰花序生叶腋,多分枝而下垂,佛焰苞多数;花单性同株。果实核果状。全属10余种,产热带亚洲及大洋洲,中国产2种:桄榔(A. pinnata)乔木,叶裂片基部两侧具一大一小耳垂。果大。产中国华南及云南南部和西藏南部,南亚及澳大利亚也有。树姿雄伟,适作公园内行道树或园景树。还可从花穗取汁熬糖,故又名砂糖椰子。矮桄榔(香槟)(A. engleri)为丛生灌木,产中国台湾及广西。叶裂片基部仅于一侧具一不明显的耳垂,果小。优美的园林灌丛材料。
弓叶榈属(Butia) 染色体数2n=32,16。小乔木。茎单生,粗壮。叶羽状全裂,裂片先端下垂;叶柄两侧具刺。花单性同株,佛焰花序具细长侧生分枝。核果阔圆锥形,黄或红色,基部有壳斗。约12种,产南美。中国广州、厦门常见有弓叶榈(B. capitata),叶拱状秀丽。
省藤属(Calamun) 染色体数2n=28。有刺藤木。羽片散生,具钩刺。花单性或杂性,雌雄异株或同株;佛焰苞管状,宿存。果多球形,外被覆瓦状鳞片。约370种以上,广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中国产20种狭鞘状;花两性。浆果状核果,球形。全属3种,分布于中国海南及越南北部。琼棕 (C.hainanensis)干灰白色,具吸芽。中国海南省特产,适作园林布置用。矮琼棕 (C.hu-milis):丛生灌木,中国海南特产。叶绿果红,栽培容易,又较耐阴,宜用于以上。省藤(C.platyacanthoides)为长达10~25m之粗壮藤木,产中国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可于热带园林中散植;茎可供编织藤器等。
鱼尾葵属(Caryota) 染色体数2n= 32,28,30。乔木,罕灌木。茎单生或丛生。叶2~3回羽状全裂,羽片鱼尾状,上部边缘具撕裂状细齿。花序生叶丛中,下垂,佛焰苞3~5;花单性同株。浆果近球形。约12种,产亚洲热带及澳大利亚北部。中国产4种:鱼尾葵(C.ochlandra),乔木。高达30m,干单生。叶2回羽状深裂。花序长约3m。产中国广东、广西及云南、福建等地,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分布。矮穗鱼尾葵(C.mitis),丛生小乔木。佛焰花序分枝,密而短,长不及1m。产中国广东、广西及海南,缅甸、马来西亚也有。董棕(C.bacsonensis=C.urens),乔木。高达25m,全株约有2回羽状全裂长叶8枚。佛焰花序腋生,长2~6m,含200余单穗;约20年生始花,开花结实后全株死亡。产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
玲珑椰子属(Chamaedorea) 染色体数2n=26,24,32。灌木。茎单生或丛生。叶羽状全裂或仅先端2裂;叶鞘筒状。佛焰花序自叶间或叶下方抽出,佛焰苞3或多数。雌雄异株。果实近球形。100余种,多产墨西哥及中美。玲珑椰子(C.metallica),叶深绿,具金属光泽,株型纤秀,干光洁如竹,宜室内盆栽。
散尾葵属(Chrysalidocarpus)染色体数2n=28,32。灌木或小乔木。茎单生或丛生,干纤细。叶羽状全裂,柔长拱曲。佛焰花序生于叶鞘束下,基部有佛焰苞2枚;花单性同株。果近球形或呈陀螺状。约20种,产马达加斯加、科摩罗群岛及潘班群岛。散尾葵(C.lutescens)原产马达加斯加,为热带常用的观赏棕榈,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南部、台湾园林中常有栽培。北方盆栽,供布置厅堂等用。


琼棕属(Chuniophoenix) 丛生灌木至小乔木,茎直立。叶掌状深裂。佛焰花序呈圆锥花序式,佛焰苞园林绿化及室内盆栽。


椰子(Cocos nucifera)1属1种。染色体数2n=32。乔木。茎单生,高15~35m,常斜倾,其上部节环明显。冠大而叶开展,成龄树有叶25~40枚。叶羽状全裂,革质,裂片条状披针形。花序自叶丛抽出,佛焰苞2,舟形、木质;花单性同株。坚果硕大,近球形,每10~20聚生成束。广布热带海岸,东南亚最多,中国海南、台湾、云南、广西有栽培。喜湿,喜盐,喜光,好高温,抗风,经济价值高(椰肉、椰油、椰汁等),又具很高的观赏价值,宜用为行道树、风景树、防风树及园林散植。幼苗则在寒地盆栽以供室内观赏。
贝叶棕属(Corypha) 乔木。高20~30m。茎单生,通直。叶大圆形,掌状深裂,叶柄长,两侧有粗刺。佛焰花序圆锥状,顶生;佛焰苞多数,管状;花两性,80~100年生树一次开花结果后死亡。全属8种,产热带亚洲。中国引种1种——贝叶棕(C.umbracu-lifera),云南南部有栽培,印度、缅甸等国也有。喜低湿,栽园林观赏。
黄藤属(Daemonorops) 和省藤属相异是在于佛焰苞有柄脱落性;雌花有柄。约75种,产印度、马来西亚。中国产1种——黄藤(D.margaritae),大藤木。茎长约70m,叶羽状全裂。中国海南、台湾有分布,藤供编织等用,偶栽于热带园林中。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染色体数2n=32。乔木。茎单生,粗大,叶柄基部宿存。叶羽状全裂;柄短,两侧有刺。花单性同株;佛焰花序自叶腋抽出,佛焰苞2;雌花序较雄花序为大而近头状。坚果多卵形。本属1种,原产热带非洲,系著名油料作物,有“世界油王”之称。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有栽培。云南景洪等地用作行道树、园景树。
酒瓶椰子属(Hyophorbe=Mascarena) 染色体数2n=32,36。茎单生,圆柱形,具环纹,树冠下方茎部膨大呈瓶状。叶羽状全裂,具明显的叶鞘束。具管状早落性佛焰苞数枚;雌雄异花同株。果实带紫色。约5种,原产于印度洋的留尼汪岛和毛里求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作园景树等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厦门、西双版纳等地入引2种:酒瓶椰子(酒瓶棕,H. lageni-caulis),幼树干基膨大,奇特别致;棍棒椰子(H. ver-schaffeltii),也有少量栽培。
轴榈属(Licuala) 染色体数2n=28。灌木,多矮生。叶掌状深裂至全裂,裂片顶端平截或有齿;柄细长,缘有刺。花两性;佛焰苞革质,管状,宿存。核果小。全属100种以上,产亚洲及大洋洲热带。中国3种,多产于海南。轴榈(L.fordiana),丛生灌木,高2~5m;叶近扇形,直径达1m,裂片8~22。佛焰花序细长1~2m,一次分枝。核果球形。中国海南特产。因极耐荫蔽又喜湿润,故为中国华南、云南南部、台湾等地庇荫处的理想灌丛,又是优美的厅堂盆栽植物。刺轴榈(L. Spinosa),似轴榈,但花序有2次分枝。原产中国广东及海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也有。圆叶轴榈(L.grandis),产印度尼西亚,华南有引种;叶片不分裂,形、色俱美。
蒲葵属(Livistona) 染色体数2n=36。矮小或高大乔木,干上具环纹,上部常具宿存的老叶鞘。叶近圆形,掌状深裂;柄长,两侧有骨质倒刺。花两性;佛焰花序长,有分枝,佛焰苞多数。核果球形。30余种,产东亚、马来西亚群岛及大洋洲,中国产5种。蒲葵(L. chinensis)高10~20m,冠幅达8m。叶阔肾状扇形,分裂部分下垂。产中国华南,越南也有。树形优美,葵叶婆娑。可作行道树,丛植于园林亦美。也是优良室内盆栽植物。叶可制扇。


三角椰子属(Neodypsis) 染色体数2n=32。乔木。茎单生,具残存叶鞘。叶羽状深裂,新叶直立伸展,老叶斜向四散;裂片多数。约14种,产马达加斯加。中国南方常见引种栽培者1种——三角椰子(三角槟榔,N. decaryi)。中国广州、深圳、厦门、西双版纳等处露地园林栽培,小苗多盆栽观赏。
水椰(Nypa fruticans) 丛生灌木。叶羽状全裂,长4~7m。佛焰花序顶生。果时下垂,佛焰苞多数,舟状;花单性而同株。果序头状,成熟心皮核果状。本属仅此1种,产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热带海岸地区。中国仅海南有分布,生于咸水港湾。可布置成美丽的水景。其嫩花序汁液富含糖分。
刺葵属(Phoenix) 染色体数2n=36,28,32,34,40。乔木或灌木。茎单生或丛生。叶羽状全裂,近基裂片常变刺状。花单性异株,佛焰花序分枝,佛焰苞鞘状。果实长椭圆形。全属约17种,产亚洲和非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产2种。常见栽培的有:长叶刺葵(P. canariensis),产加那利群岛,美丽壮观,宜作园景树、行道树及盆栽。枣椰子(P. dactylifera),产西亚、北非,中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有栽培。果可食,称伊拉克蜜枣。植株栽于园林或盆植,亦颇美观。软叶刺葵(美丽针葵,P. roebelenii),产中南半岛及中国西双版纳等地。叶柔软弯垂,姿态优美,适盆栽布置厅堂,也可在暖地作园景树用。
山槟榔属(Pinanga) 染色体数2n=28,32。灌木,干直,有环纹。叶羽状全裂。花单性,雌雄同序:佛焰花序生叶丛下,佛焰苞1。果实卵圆或椭圆,橙或红色,果皮纤维质。全属100种以上,中国约产6种。常见栽培者有:变色山槟榔(P. discolor),花序2~4分枝,产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适园林荫处栽植,树姿优美可观。
钩叶藤属(Plectocomia) 有刺藤木,叶羽状全裂,叶轴顶伸出成有刺的纤鞭。花单性异株。约20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地;中国产钩叶藤(P. mi-crostachys)等2种。钩叶藤为中国海南特产,可在热带、亚热带园林用于攀援绿化。
棕竹属(Rhapis) 染色体数2n=32,36,72。丛生灌木,具横走地下茎。干细长挺直,有环纹,上部常裹以纤维状叶鞘。叶掌状深裂,裂片2至多数。花单性异株;佛焰花序细长,有分枝,佛焰苞2~3,管状。桨果多球形。本属约15种,产亚洲东部及东南,中国约产8种,主要是棕竹(R. excelsa),叶5~10深裂,裂片披针形。产中国东南至西南,海南、广东居多,日本也有。优良观赏灌木,耐阴而生长缓慢,管理简易,多用于庭园及盆栽供会场布置;矮棕竹(竹棕,R. hu-milis),叶片10~24深裂,茎干较细,产中国华南及西南,丛密叶秀,观赏价值很高。
王棕属(Roystonea) 染色体数2n=36,28,30,38。乔木。茎单生,圆柱状,有环纹。叶大,羽状全裂。花单性同株;佛焰花序生于叶鞘茎部外侧,分枝长而下垂;佛焰苞2;雌雄同株异花。果近球形。全属约14种,产美洲热带。中国南方最常栽培的为王棕(大王椰子,R. regia),高达23m。叶长约4m,羽片常排为4列。原产古巴,中国华南、海南、云南、台湾等温暖地区普遍用作行道树及园景树,树形奇特美观,颇受欢迎。
棕榈属(Trachycarpus) 染色体数2n=36。多乔木。茎多直立。叶近圆形,掌状浅裂或深裂;柄长,两侧具细齿。花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佛焰花序,簇生,多分枝,佛焰苞多数。全属约8种,以中国、印度、泰国、尼泊尔等为分布中心。中国产5种,以棕榈(T. fortunei)最常见栽培。乔木。茎单生,茎干上节环不整。花黄而小。核果肾状球形,粉蓝色。在中国长江流域广泛栽培,北缘现以西安为限,仍能露地越冬。园林广泛应用,是良好的行道树和园景树,并适盆栽作室内观赏。山区多栽培,取其纤维,有多种用途。
小堇棕属(华羽棕属)( Wallichia) 丛生灌木或小乔木。叶羽状全裂,裂片长圆形,两侧及近端处常具啮蚀状齿缺。花单性同株或杂性异性;花序多分枝,佛焰苞多数,管状,纸质,外被棕褐色鳞片。果卵状长圆形。约6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及中国等地。中国仅产1种——小堇棕(W.chinensis),高2~4m,产中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及湖南南部,为园林耐阴观赏植物。
加州葵属(老人葵属、丝葵属)(Washingtonia)染色体数2n=36,24。乔木。茎单生,粗壮,叶鞘及柄基宿存。叶近圆,掌状深裂,柄长,两侧有利刺。花两性,佛焰花序圆锥状,佛焰苞长。核果椭圆形,黑色。全属2种,产美国西南地区及墨西哥。中国引种加州葵(W.filifera)1种,高10~20m。叶裂边缘具多数白色丝裂。喜光,喜温暖,抗旱,耐瘠薄,生长较快,在中国广州、福州、厦门有引种,用作行道树、园景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