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蕨 【概况】: 异名 龙须菜(《植物名实图考》),水松草、水扁柏(《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水柏(《浙江药用植物志》)。 基源 为水蕨科水蕨属植物水蕨的全草。水蕨属全世界约6种,中国约2种。 原植物 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L.)Brongn.(Acrostechum thalictroides;C.siliquosa(L.)Copel.) 历史 本品始载于《纲目》,云:“水蕨似蕨,生水中,《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云梦之 形态 一年生水生绿色多汁草本,高30~60cm。根茎短而直立,具多数须根,固著于淤泥中。 叶草质,光滑无毛,叶二型;不育叶直立或漂浮,肉质;叶柄长10~40cm;叶片狭长圆形,长15~35cm,宽10~18cm,二~四回羽状深裂;末回羽片披针形,宽约6mm;能育叶较大,长圆形或卵状三角形,二~三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线形,宽约2mm。孢子囊圆球形,散生于裂片背面的中肋两侧的小脉上,幼时为反卷的叶缘覆盖。 成熟后多张开。孢子四面型,有螺旋状的棱脊。(图见《江苏植物志》,上册,35页,图4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水田、池沼或湖边阴湿地的淤泥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热带和亚热带也广泛分布。 。【化学】: 含有较高的β-胡萝卜素[1]。 孢子中含脂肪酸[2]。尚含精子囊素(Antheridogen)[3]。 参考文献 [1]CA 1978;89∶176358z [2]Phytochemistry 1977;16(7)∶1044 [3]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69 。【药性】:性味 ❶ 《纲目》:“甘、苦,寒。” 功效 活血,止痢,解毒。 主治 痞积,痢疾,胎毒,跌打损伤。 ❶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跌打,散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