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蛭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马蛭、红蛭、沙塔干。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a Whitman、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Whitman)、茶色蛭Whitmania acranulata(Whitman)等的全体。 背面绿中带黑,有黄色纵线5条。腹面平坦,灰绿色,无杂色斑纹。 体环数103;环带不显著,占15环。雄生殖孔在31~32环沟间;雌孔在36~37环沟间。眼5对,列成弧形。体前端腹面有一前吸盘。 食道纵褶6条,颚3片,半圆形,颚齿发达。后端腹面有一后吸盘,碗状,朝向腹面,肛门在其背侧。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腹面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则的茶绿色斑点。 体环数107。环带明显,占15环。 雄生殖孔在33~34环沟间;雌孔在38~39环沟间。眼与日本医蛭同。 前吸盘小,颚齿不发达。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余与宽体金线蛭相似。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夏、秋捕捉。 捕得后洗净,先用石灰或酒闷死,然后晒干或焙干。 日本医蛭通常用线穿于体的中段,挂起晒干;茶色蛭除用线穿起外,并将体的一端拉长,故成狭窄的条状。由于加工后外形不同,药材中以日本医蛭的干燥品称为“水蛭”,呈扁长圆柱形,长2~5厘米,宽2~3毫米。 腹面稍高,体多弯曲扭转,通常用线穿起,多数密集成团,全体黑棕色。质脆,断面不平坦,无光泽。 气微腥。 以宽体金线蛭的干燥品称为“宽水蛭”,呈扁平纺锤形,长5~9厘米,宽0.8~2厘米。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背腹相贴呈拘挛状,前端稍尖,后端钝圆。背部黑棕色,体两侧及腹面呈棕黄色。 质脆,易折断,断面呈胶质状而有光泽。有土腥气。以茶色蛭的干燥品称为“长条水蛭”。 呈狭长扁平形,或呈线状,长8~12厘米,宽1~5毫米。体两端均细,体表凹凸不平。背腹面均呈黑棕色,因加工时两端穿有小孔,故吸盘不易辨认。 质脆,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有土腥气。以上三种药材,全国大部地区均产。此外,四川尚产一种水蛭为水蛭科动物细齿金线蛭Whitmania edentula(Whitman)的干燥全体。 呈扁长条形。长约2~3厘米,宽约3~5毫米。 全体绿褐色或黑褐色。背面有黄色条纹明显者,当地习称“金边蚂蟥”。 认为品质最优。水蛭:洗净,闷软,切段、晒干。炒水蛭: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起,取出,筛去滑石粉。油水蛭:取洗净水蛭,置锅内用猪油炸至焦黄色,取出,干燥即成。 味咸苦.性平,有毒。入肝、膀胱经。破血,逐瘀,通经。 《神农本草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内服:入丸、散,1.5~3克。 外用:置病处吮吸;或浸取液滴。体弱血虚,无瘀血停聚及孕妇忌服。 水蛭还可分泌一种组织胺样物质,因而可扩张毛细血管而增加出血。其醇提取物能抑制血液凝固,醇制剂作用强于水制剂。临床报道治疗急性结膜炎,角膜瘢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