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鲁区方言
山东方言四小区之一的方言。分布在山东西南部大汶河、磁莱线、蒙山以南包括阳谷、东平、宁阳、泗水、平邑、费县、临沂、临沭在内的三十一个市县,基本上相当于一般人所指的鲁西南方言*。属山东方言西区。方音特点:“爱、袄、暗”等字带舌根浊擦音声母,“责、册、色”等字读ei韵母,“劈、竹、铁、客”等(古清入)和“麦、入”等(古次浊入)归阴平;大部分地区无zh、ch、sh、r声母,“支、吵、山、人”等字读、z、c、s、[z],“书、刷、双”等字读f声母,“借—界”韵母不同,“飞、肥、肺”等字读fi音节;小部分地区“精、秋、西”与“经、丘、希”声母不同,“坐、葱、孙”等字读j、q、x声母,“追、窗”等字读唇齿清塞擦音声母[pf]、[pf‘]。方言词语有:妮儿(女孩儿)、孬种(坏人;懦夫)、老爷爷(太阳)、凌(冰)、窝儿(地方)、明儿里(明天)、年时(去年)、脑袋瓜(额头)、嘴巴子(下巴)、皮锤(拳头)、草鸡(母鸡)、果子(花生)、芋头(白薯)、洋车(自行车)、盖体(被窝)、黄子(东西;家伙)、毁(揍)、胡罗罗(胡扯)、掌(拿;放入)、喝汤(吃晚饭)、颠儿(走)、挂帐子(下雾)、细发(细致;清秀)、癞(瘦弱)、不沾(不行)、忒(太)、绷(很)、求期儿(稍微)、起小儿(从小)、啥(什么)、半拉(一半)等。方言语法特点:后缀有“巴、巴子、悠、棱、乎、乎儿、不唧”等;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同形:看见了(看得见;看见了);反复问句格式为“A不?”:你去不?花红不?西鲁区内中部泗水、邹县、滕县、枣庄一带和西南角地区的方言比较特殊,其他地区大同小异。研究西鲁区方言的论著有若冰的《鲁南方音的特点》(载《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第二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