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部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部片xībùpiàn〈名〉 原指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所开发的以美国西部地区为题材的打斗片。现也泛指专门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土人情的影片。 西部片xībùpiàn〈名〉原指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所开发的以美国西部地区为题材的打斗片,现也指专门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土人情的影片。 西部片xībùpiàn指以19世纪下半叶美洲移民开发西部荒原为题材的故事影片。这类影片的许多人物、情节大都能从史实中找到本原,其情节和人物性格都有一定的特点和模式。例如:“其实,连美国影片的制作,也是有题材比例的,拍多少歌舞片、西部片、侦探片……要尽量描写什么,资本家也是心里有数的。”(《文汇报》1957.2.25) 西部片 西部片好莱坞拍摄的表现美国在 19世纪南北战争 (1861—1865) 后开拓西部边疆的影片。传统的西部片,内容大多表现开拓者之间争夺土地权利的冲突、官匪之间的冲突、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营造铁路所引起的冲突以及抢劫、格斗等。主人公及主题多以惩恶扬善为主。西部片中体现的“拓疆精神”,实际上是帝国主义扩张的艺术体现。第一部西部片是埃德温·鲍特1903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乔治·斯蒂文斯1953年导演的《谢恩》被认为是西部片的杰作。从60年代开始,美国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西部片——“反西部片”。它与传统西部片的区别在于,全然不按传统西部片中主人公的品格塑造人物形象,而以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代替传统西部片传奇色彩,以人物的个性化取代过去的人物性格类型化、简单化,对社会问题、对印第安人的看法及道德观念,也有所变化。如乔治·罗伊·希尔导演的《鲁男子卡西迪和跳拜日舞的孩子》、萨姆·佩金珀的《一伙亡命徒》等。 ☚ 强盗片 追逐片 ☛ 西部片 西部片指好莱坞拍摄的表现美国开拓西部边疆的影片。影片的主人公是那些骑马持枪、驾着篷车队的白人移民,即所谓“牛仔”。西部片表现的主要是这些策马鸣枪、放荡不羁的“牛仔”们的生活和冒险。它所体现的“拓荒精神”实际上正是美国扩张主义的艺术体现。西部片中的印第安人几乎都被丑化成仇杀的人、不可理喻的野人。西部片一直是好莱坞的摇钱树,到了本世纪70年代逐渐开始衰落。 ☚ 电视风光艺术片 电视纪录片 ☛ 西部片 西部片xībùpiàn❶美国以19世纪下半叶美洲移民开发西部荒原为题材的故事片。 ☚ 西部大开发 西电东送 ☛ 西部片 西部片在观看美国电影时,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类影片: 善良的白人移民受到当地土著的暴力威胁,英雄的牛仔或警长除暴安良,演绎出一场美人遇难、英雄相救、刀拼火并,最后群敌尽歼,有情人终成眷属,万事如意的奇异故事。在这类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定型化的、善恶分明的人物,他们不是某种道德的化身,就是某种罪恶的象征。这类影片还有特有的视觉形象,主人公宽边帽,紧身牛仔装,策马鸣枪,人马奔腾,尘土飞扬; 画面中总有木屋城镇、酒吧或赌场,以及带篷马车、原始的火车、荒凉的平原和沟壑纵横寸草不生的山岩。看到具有以上特征的影片,我们便可以肯定地给它下个结论: 这是西部片。
☚ 歌舞片 灾难片 ☛ 西部片 西部片又称牛仔片,是专门表现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时期政治势力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故事片。这是美国好莱坞特有的故事片类型,有着十分鲜明的类型化特征: 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主题; 以宽沿帽、左轮手枪、骏马为典型装束的游侠或警长,放荡而又见义勇为的妓女,横行无忌、粗暴残忍的恶棍,整体被歪曲成食人生番的印第安人为其必要人物形象系列; 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局表达了小人物争取尊严和公理的平民理想。壮美的美国西部风光是这类影片另一特色。影片充斥决斗、枪战、追逐等强烈的运动场面,英雄美人又为影片增添不少温情。第一部西部片是1903年埃德温·鲍特导演的 《火车大劫案》。20世纪30—50年代是美国西部片创作的繁荣期,代表作品有 《铁马》、《关山飞渡》、《正午》、《原野奇侠》 等。因西部片在世界上拥有极多观众,意大利、法国、罗马尼亚、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也曾纷纷效尤,但优秀之作不多。 ☚ 电影样式 戏曲片 ☛ 西部片 西部片又称牛仔片,是专门表现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时期政治势力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故事片。这是美国好莱坞特有的故事片类型,有着十分鲜明的类型化特征: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主题; 以宽沿帽、左轮手枪、骏马为典型装束的游侠或警长,放荡而又见义勇为的妓女,横行无忌、粗暴残忍的恶棍,整体被歪曲成食人生番的印第安人为其必要人物形象系列; 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局表达了小人物争取尊严和公理的平民理想。壮美的美国西部风光是这类影片另一特色。影片充斥决斗、枪战、追逐等强烈的运动场面,英雄美人又为影片增添不少温情。第一部西部片是1903年埃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20世纪30—50年代是美国西部片创作的繁荣期,代表作品有《铁马》、《关山飞渡》、《正午》、《原野奇侠》等。因西部片在世界上拥有极多观众,意大利、法国、罗马尼亚、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也曾纷纷效尤,但优秀之作不多。 ☚ 电影样式 戏曲片 ☛ 西部片 西部片The Western美国好莱坞特有的一种影片类型,是虚构的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史。影片表现拓荒者的生活,西部开发过程,以及所谓正义的白人拓荒者驱赶野蛮的土著的印弟安人,战胜种种邪恶势力的历史故事。影片中人物的形象、扮演者、服装、道具及事件发生的地点都被符码化,故事情节模式化,并往往具有惩恶扬善的大团圆结局。影片以荒凉壮观的美国西部为背景,贯穿追逐、枪战等动作性极强的场面,所以始终拥有大量观众。最早的一部西部片是1903年埃德温·斯·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20年代西部片大量出现,30年代以后在艺术上渐趋成熟,代表作品有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1939)、《搜索者》(1956),霍华德·霍克斯的《红河》(1948)、弗莱德·津纳曼的《正午》(1952),乔治·斯蒂文斯的《原野奇侠》(1953)等,演员约翰·韦恩、贾利·古柏、阿兰·莱德等人则以扮演西部片中的英雄硬汉角色闻名。 ☚ 类型电影 歌舞片 ☛ 西部片 西部片指好莱坞拍摄的表现美国开拓西部边疆的影片。影片的主人公是那些骑马持枪、驾着篷车队的白人移民,即所谓“牛仔”。西部片表现的主要是这些策马鸣枪、放荡不羁的“牛仔”们的生活和冒险。它所体现的“拓荒精神”实际上正是美国扩张主义的艺术体现。西部片中的印第安人几乎都被丑化成仇杀的人、不可理喻的野人。西部片一直是好莱坞的摇钱树,到了本世纪70年代逐渐开始衰落,只是在1976年美国建立200周年之际,又重新泛滥了一阵。它之所以走向衰落的原因在于其中表现的那种种族主义立场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批判。西部片有时也由于其中常常穿插一些枪杀、殴斗的场面而被人称作“打斗片”。西部片最直接的来源当推美国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角钱一册的西部小说。小说的情节、人物、地域、风俗都成了日后西部电影的“参考系数”。西部小说风光了30多年便开始走下坡路,西部片借此契机代之而起;小说的热心读者成了电影的踊跃观众。美国人喜爱西部片有其心理因素:他们崇尚开创,有顽强拼搏的天性。西部的冒险、拓荒故事在他们心中产生了共鸣;加之1910年以前的西部片都是在纽约、弗吉尼亚等东部地区拍的,演给东部人看的,久居闹市的城里人在神游辽阔的“西部”的同时,享受了远离尘嚣、返朴归真的愉悦,心理上得到满足,于是乐此不疲。要演出逼真的西部片,既要靠演技也要靠上镜头效果。西部片演员的外形要象西部人,言谈要有“西腔西味”,举手投足要符合西部人的习惯。遗憾的是许多编导不明其道理,他们或原籍欧洲或来自东部纽约,对西部不甚了解。他们的耳朵辨不清西部人讲话特有的声腔韵味,结果,每每是分配角色不当,致使影片不伦不类,银幕上穿梭来往的尽是穿牛仔服而言谈举止却打上东部城里人烙印的伪劣冒牌“西仔”。能熟练掌握该地方言的屈指可数,罗伯特·米歇尔这个东部人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西部片中有精彩演出的演员以生于美国西部、中西部和西部的演员居多。他们的本地话稍作加工即成道地的“西味”台词。 ☚ 后期制作 同期声 ☛ 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