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中国近代兼营证券和物品的交易所。1916年孙中山先生倡议并与虞洽卿联名向北洋政府申请成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从事证券物品交易。于1920年7月1日批准开业。资本额定国币500万元,先收1/4。经营对象除证券外,还有金银、毛皮、花纱布、粮油等物品。开业第一年即有巨大盈利,引起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各种各样的证券物品交易所应运而生,不过一年时间,交易所增加到140多家。所经营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上市的企业股票往往有行无市,交易甚少。1933年5月证券部分并入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 北京证券交易所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16年,孙中山先生和上海著名商人虞洽卿等曾向北洋政府农商部申请创办“上海证券交易所”,计划既办证券交易,又办商品交易,但农商部根据《证券交易所法》的规定,1917年2月批复只准证券交易一项,不能兼营其它。发起人考虑只单营证券,投入无把握,而停止筹办。1919年3月虞洽卿联合纱业公会等再度向农商部申请注册。1919年6月农商部批准合办证券、物品交易所。虞洽卿等把上海交易所改称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营业范围为证券、棉花、棉纱、金银四种,续向农商部申请证券以外的物品经营权,并积极筹备,定资本总额500万元,分作10万股,每股50元,先收1/4。1920年2月1日召开创立会,推举虞洽卿为理事长,1920年7月1日正式开业。先经营棉纱、棉花、证券,同时在第二市场试办杂粮交易,半年后,结盈数额50万元,乃续收第二期股本125万元。1921年上海发生“信交风潮”,该所因经营本所股票失败,交易陷于停顿,以后即营业不振。该交易所有经纪人200名,经营对象有证券、棉花、棉纱、布匹、金银、粮油、皮毛等7类,证券交易分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1929年10月,国民政府颁布《交易所法》及施行细则,规定每一区域每一交易所,以经营一种对象为限,经营同类者限制合并。该所乃将纱花部分于同年6月间归并于华商纱布交易所,证券部分则于1933年5月合并于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遂宣告结束。 ☚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天津证券交易所 ☛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旧中国华商设立的第一批交易所。1916年孙中山为筹款支持革命事业,联络虞洽卿等筹组上海交易所,1917年1月22日呈请农商部立案。旋孙中山因去广东组织军政府被北洋政府取消筹备人资格,由虞洽卿联合纱业公会等再度向农商部申请注册。1919年6月29日农商部批准开办上海交易所证券部,未同意经营其他物品。虞洽卿等乃改变方针,把上海交易所改称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营业范围为证券、棉花、棉纱、金银四种,续向农商部申请证券以外的物品经营权,并积极筹备,定资本总额500万元,分作10万股,每股50元,先收1/4。1920年2月1日召开创立会,推举虞洽卿为理事长,于1920年7月1日正式开业。先经营纱、花、证券,同时在第二市场试办杂粮交易,同年8月2日杂粮部开始营业。半年后,结盈数额颇巨,乃续收第二期股本125万元。1921年上海发生“信交风潮”,该所因经营本所股失败,交易陷于停顿,以后即营业不振。1929年10月,国民政府颁布《交易所法》及施行细则,规定每一区域每一交易所,以每一种为限,经营同类者限期合并。该所乃将纱花部分于同年6月间归并於华商纱布交易所,证券部分则于1933年5月合并於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至此上海第一家成立的交易所遂宣告结束。 ☚ 上海众业公所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