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城址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古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23千米的西山村西南枯河岸边,北距黄河约4000米。1993年~1995年,考古工作者对该城址进行了发掘。城址年代属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300年。城址平面近圆形,南半部被洪水冲毁。现存墙垣,西城墙长约60米,从西城墙的北端以45度的角度向东北伸延60米,为北城墙西段。北墙中段向东圆缓而折,略向外弧凸,长约120米。北墙东段再折向东南,残长约50米。现存城墙高约3米,宽4米~8米,东西城墙相距约180米,推测城内原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城墙采用先进的小板块夯筑法建造。城外有城壕设施,宽5米~8米不等。城门发现2处,一处在北城墙的东端,另一处在西城墙中部偏北。城内布局,中部和东部为居住区,北城门以西的北城墙内侧为墓葬区,西城墙的外侧北部也为墓葬区。该城址的发现,对于探讨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黄河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