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东郊汉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西坡台地上。发掘的64座汉墓由西汉初期延续到东汉末年。墓葬分布密集,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很具代表性。大多为中小型墓,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时间较早的位于东区,较晚的位于西区。墓室以东西向为主,形制有竖穴墓道的洞室墓、斜坡墓道竖穴墓、斜坡墓道单室、双室、多室墓。结构有砖室、砖土结合室、土洞室等。并发现西汉中期的“天井”,另外还发现了一种位于墓道顶端和墓室门前的“方堂”建筑。在砖室墓和土洞墓的前室顶部还有一种类似天井大小的设施,暂名为“天窗”建筑。这批汉墓有并穴异室合葬,同室夫妻合葬、一墓多室多人合葬,埋葬人数1至4人不等。葬式有仰身直肢、侧身直肢、二次迁葬等。随葬品放置有一定的规律,奠器多置于棺前中央,生活用具如灶不与仓放在一起,这与睡虎地出土的秦《仓律》有关条文相吻合。铜器有铜钫、铜镜、铜洗、弩机、钱币等。彩绘的陶器装饰华丽,风格多样,釉陶器皿光泽熠熠,肩上的半浮雕纹饰内容复杂,线条奔放豪迈。其中一座陶灯,座为狗熊呈蹲座状,头顶灯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