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柳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基源 为山柳科山柳属植物华东山柳的根。 山柳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15种。 原植物 华东山柳Clethra barbinervis Sieb.et Zucc. 形态 落叶灌木,高达10m。 幼枝无毛或有星状细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2.5cm,被伏生柔毛;叶片倒卵状椭圆形,长7~14cm,宽3~6.5cm,基部楔形,背面脉上有硬毛,腋间具髯毛,边缘有锐锯齿。 总状花序3~6枝组成圆锥花序;总花梗密被锈色糙毛,毛簇生;花梗长4~6mm;萼片卵圆形,长2~2.5mm;花瓣倒卵形,长5~6mm,宽3~4mm,顶端微缺并为流苏状;花丝无毛;花柱无毛,顶端3深裂。蒴果近圆球形,直径约4mm,宿存花柱长6~8mm。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7页.图396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0~20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灌丛中。分布于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 日本也有分布。 。【化学】: 含马尾柴酸(Barbinevic acid)。 参考文献 CA 1977;87:152418b 【药性】: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疔毒痈肿。 用法用量 外用:加米泔水和盐卤磨汁搽。 |